 | | 拼音:ráo | 四角码:44912 | | 部首:木 | 总笔画:16 | 部首外:12 | | 98五笔:sffq | 86五笔:sffq | 郑码:fbbg | | 统一码:6A48 | 仓颉:dggu | 笔顺:1234121121121135 |
|
异体字:桡 𦪛「橈」基本解释
● 橈
náo ㄋㄠˊ
1. 船槳。五代十國後蜀·歐陽炯《南鄉子·畫舸停橈詞》:“畫舸停橈,槿花林外竹橫橋。”
2. 彎曲。《列子·湯問》:“汨流之中,綸不絕,鉤不伸,竿不橈。”《新唐書·卷一三二·吳兢傳》:“橈直就曲,斲方為刓。”
3. 曲解﹑歪曲。《漢書·卷九十·酷吏傳·周陽由傳》:“所愛者,橈法活之,所憎者,曲法滅之。”
4. 冤屈。《禮記·月令》:“斬殺必當,毋或枉橈。”《史記·卷五十三·蕭相國世家》:“上已橈功臣。”
5. 擾亂。《易經·說卦》:“動萬物者莫疾乎雷,橈萬物者莫疾乎風。”
6. 削弱。《漢書·卷一·高帝紀》:“項羽數侵奪漢甬道,漢軍乏食,與酈食其謀橈楚權。”
【橈】在《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
「橈」 在工具书中的解释
| 工具书 | 影印版 | 备注 | 文字版 |
| 中华字海 | 第776页 | 第23字 | |
| 汉语大字典 | 第1379页 | 第9字 第3卷 | |
| 汉语大词典 | 第6366页 | 第4卷 1298 | 文字版 |
| 现代汉语词典 | 第1086页 |
| 新华字典 | -- |
| 字 源 | -- | |
| 中华大字典 | 第1217页 | 第7字 | |
| 康熙字典 (内府) | 第1316页 | 第13字 | 文字版 |
| 康熙字典 (同文) | 第552页 考证:第1652页 | 第25字 考证:第40字 | 文字版 |
| 康熙字典 (标点) | 第498页 | 第25字 | |
| 异体字 | 桡𦪛 详情 |
| 说文解字注 | 第1000页 | | 文字版 |
| 说文解字 (陈刻本) | 第225页 | | |
| 说文解字 (孙刻本) | 第206页 | | 文字版 |
| 说文解字 (日藏本) | 第197页 | 左栏 | |
| 说文解字 (汲古阁) | 第366页 | | 文字版 |
| 说文系传 | 第443页 | | |
| 说文解字句读 | 第732页 | | |
| 说文解字义证 | 第1937页 | 下翻1到3页 | |
| 说文解字今释 | 第774页 | | |
| 汉字源流字典 | -- | | |
| 王力古汉语字典 | 第520页 | 第7字 | |
| 故训汇纂 | 第1149页 | 第4字 | |
| 经籍籑诂 | 第2407页 下平聲,二蕭(韻目第2366頁) 第7605页 去聲,十九效(韻目第7594頁) 第2490页 下平聲,二蕭,補遺(韻目第2468頁) 第7624页 去聲,十九效,補遺(韻目第7618頁)
| 文字版 文字版
|
| 古文字诂林 | 第3968页 | 5 冊,第 846页 | |
| 说文解字诂林 | 第5916页 | 补遗:1687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