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qí,zhǐ | 四角码:32240 | 部首:礻 | 总笔画:8 | 部首外:4 | 98五笔:pyqa | 86五笔:pyqa | 郑码:wsrh | 统一码:7947 | 仓颉:ifhvp | 笔顺:45243515 |
|
异体字:示 秖 只 祗 衹 𣱊 𥘢 𥙆「祇」基本解释
● 祇 zhǐ ㄓˇ
◎ 正、恰、只。《詩經·小雅·何人斯》:“胡逝我梁,祇攪我心。”三國·魏·曹丕《煌煌京洛行》:“多言寡誠,祇令事敗。”
● 祇 qí ㄑㄧˊ
1. 地神。說文解字:“祇,地祇,提出萬物者也。”如:“神祇”。
2. 安心。《詩經·小雅·何人斯》:“壹者之來,俾我祇也。”鄭玄·箋:“一者之來見我,我則知之,是使我心安也。”
3. 大。《易經·繫辭下》:“不遠復,無祇悔。”
点此查看:【祇】更详细解释 【祇】在《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
「祇」 在工具书中的解释
工具书 | 影印版 | 备注 | 文字版 |
中华字海 | 第983页 | 第9字 | |
汉语大字典 | 第2557页 | 第3字 第5卷 | |
汉语大词典 | 第10443页 | 第7卷 841 | 文字版 |
现代汉语词典 | 第1019页 第1673页 |
新华字典 | -- |
字 源 | 第6页 | 文字版 |
中华大字典 | 第1473页 | 第4字 | |
康熙字典 (内府) | 第2012页 | 第1字 | 文字版 |
康熙字典 (同文) | 第840页 | 第8字 | 文字版 |
康熙字典 (标点) | 第801页 | 第2字 | |
异体字 | 详情 |
说文解字注 | 第10页 | | 文字版 |
说文解字 (陈刻本) | 第3页 | | |
说文解字 (孙刻本) | 第24页 | | 文字版 |
说文解字 (日藏本) | 第15页 | 左栏 | |
说文解字 (汲古阁) | 第5页 | | 文字版 |
说文系传 | 第11页 | | |
说文解字句读 | 第8页 | | |
说文解字义证 | 第29页 | 下翻1到3页 | |
说文解字今释 | 第9页 | | |
汉字源流字典 | -- | | |
王力古汉语字典 | 第829页 | 第1字 | |
故训汇纂 | 第1596页 | 第1字 | |
经籍籑诂 | 第567页 上平聲,四支下(韻目第546頁) 第716页 上平聲,四支,下補遺(韻目第700頁) 第759页 上平聲,四支,下補遺(韻目第700頁) 第4234页 上聲,四紙,補遺(韻目第4230頁) 第716页 上平聲,四支,下補遺(韻目第700頁)
| 文字版
|
古文字诂林 | 第116页 | 1 冊,第 116页 | |
说文解字诂林 | 第1056页 | 补遗:16150 补编:1486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