蹌〔跄〕《説文》:“蹌,動也。从足,倉聲。”qiàng(旧读qiāng) ㊀《廣韻》七羊切,平陽清。陽部。(1)〔蹌蹌〕《爾雅·釋訓》:“蹌蹌,動也。”郭璞注:“恐動趨步。”1.起舞貌。《書·益稷》:“笙鏞以間,鳥獸蹌蹌。”孔傳:“鳥獸化德,相率而舞蹌蹌然。”陸德明釋文:“蹌,舞貌。”《法言·問明》:“鳳鳥蹌蹌,匪堯之庭。”李軌注:“蹌蹌者,步趾之威儀也。言其降步於堯之庭,非堯之庭則不降步也。”晋阮修《大鵬贊》:“蹌蹌大鵬,誕自北溟。”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賀唁鳥獸文字》:“與鳳同類,蹌蹌於帝舜之庭。”单用义同。《集韻·陽韻》:“蹌,舞皃。”南朝宋鮑照《舞鶴賦》:“始連軒以蹌然,終宛轉而龍躍。”2.行走合乎礼节貌。《詩·大雅·公劉》:“蹌蹌濟濟,俾筵俾几。”鄭玄箋:“蹌蹌濟濟,士大夫之威儀也。”《禮記·曲禮下》:“天子穆穆,諸侯皇皇,大夫濟濟,士蹌蹌。”鄭玄注:“皆行容止之貌也。”《文明小史》第三十四回:“(時先生)又説什麽士的走路要蹌蹌,不好急走,那怕遇着雨,没得傘,也要徐徐而行。”单用义同。《字彙·足部》:“蹌,容貌舒揚也。”清余慶遠《維西見聞紀》:“𦇧衣之儔,衣冠蹌躋,皆有中華風。”(2)行走有节奏。《字彙·足部》:“蹌,行動貌。”《詩·齊風·猗嗟》:“巧趨蹌兮,射則臧兮。”毛傳:“蹌,巧趨貌。”陳奂傳疏:“《經》言巧趨,故云:蹌,巧趨貌。美目、巧趨,皆謂莊公出射時也。”《文選·揚雄〈羽獵賦〉》:“啾啾蹌蹌,入西園,切神光。”李善注:“蹌蹌,行貌。”《宋詩紀事·淳熙中淮西歌》:“秀才姓汪,騎驢渡江,過江不得,做盡趨蹌。”又动。《説文·足部》:“蹌,動也。”唐温庭筠《元日》:“威鳳蹌瑶簴,升龍護璧門。”(3)和鸣声。《龍龕手鑑·足部》:“蹌,和鳴也。”(4)用同“搶(qiāng)”。以头撞(地)。如:呼天跄地。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七十八:“蹌地:槍兩反;又平聲,頭至地也。”《初學記》卷二十九引宋炳《〈獅子擊象圖〉序》曰:“頃之,見百獸率走,蹌地足絶,而四巨象俄焉而至。”㊁《集韻》七亮切,去漾清。(1)走。也作“蹡”。《集韻·漾韻》:“蹡,走也。或从倉。”(2)急趋。《京本通俗小説·志誠張主管》:“那人蹌將入來,閃身已在燈光背後。”《警世通言·蘇知縣羅衫再合》:“鄭氏不知利害,逕蹌上船來。”《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十一:“三百人一齊都蹌入門裏去,五六個人怎生攔得住?”【蹌】在《汉语大词典》中的解释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