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拼音: | | | 部首:艸 | 总笔画:17 | 部首外:14 | | 98五笔:anlv | 86五笔:ANLV | 郑码:exkz | | 统一码B:27013 | 仓颉:tslv | 笔顺:12251325112512531 |
|
「𧀓」基本解释
①俗“蘆”。《可洪音義》:“茄𧀓:音盧,正作蘆。又或作𧃒,力主反。”《尔雅》:“蔜,𦺋𧃒。”《唐韻》曰:“𦺋𧃒,𦽦生細草也。或云雞腸草。應和尚以縷字替之。俗名句屢草。又云一本作茄萱。”②俗屨。《可洪音義》:“葛𧀓:下音屨。”③【喃】从艸、屢聲。
「𧀓」 在工具书中的解释
| 工具书 | 影印版 | 备注 | 文字版 |
| 中华字海 | -- | | |
| 汉语大字典 | -- | | |
| 汉语大词典 | -- | | |
| 现代汉语词典 | -- |
| 新华字典 | -- |
| 字 源 | -- | |
| 中华大字典 | -- | | |
| 康熙字典 (内府) | -- | | |
| 康熙字典 (同文) | -- | | |
| 康熙字典 (标点) | -- | | |
| 异体字 | |
| 说文解字注 | -- | | |
| 说文解字 (陈刻本) | -- | | |
| 说文解字 (孙刻本) | -- | | |
| 说文解字 (日藏本) | -- | | |
| 说文解字 (汲古阁) | -- | | |
| 说文系传 | -- | | |
| 说文解字句读 | -- | | |
| 说文解字义证 | -- | | |
| 说文解字今释 | -- | | |
| 汉字源流字典 | -- | | |
| 王力古汉语字典 | -- | | |
| 故训汇纂 | -- | | |
| 经籍籑诂 | -- | |
| 古文字诂林 | -- | | |
| 说文解字诂林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