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㕙汉字](Images/guozi/zi/3559.gif) | 拼音:jùn | 四角码:27413 | 部首:厶 | 总笔画:15 | 部首外:13 | 98五笔:cwty | 86五笔:cwty | 郑码:zsrs | 统一码A:3559 | 仓颉:ienai | 笔顺:543435435251354 |
|
异体字:𠬍「㕙」基本解释
㕙《説文新附》:“㕙,狡兔也。从兔,夋聲。”鄭珍新附考:“《齊策》云:‘東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又云:‘世無東郭俊。’……是古止作逡、俊。俊係正字,以狡兔善走輕俊名之。作逡,假借,俗改从兔字。”jùn 《廣韻》子峻切,去稕精。又七倫切。諄部。狡兔。《玉篇·兔部》:“㕙,狡兔。”《新序·雜事》:“昔者齊有良兔曰東郭㕙,蓋一旦而走五百里。”唐李白《留别于十一兄逖裴十三遊塞垣》:“釣周獵秦安黎元,小魚㕙兔何足言?”又泛指兔。宋吴潛《賀新郎·玩月》:“玉㕙擣藥何時歇?幾千年,陰晴隱現,團圓虧缺。”
「㕙」 在工具书中的解释
工具书 | 影印版 | 备注 | 文字版 |
中华字海 | 第204页 | 第27字 | |
汉语大字典 | 第423页 | 第17字 第1卷 | |
汉语大词典 | 第2595页 | 第2卷 851 | |
现代汉语词典 | -- |
新华字典 | -- |
字 源 | 第872页 | 文字版 |
中华大字典 | -- | | |
康熙字典 (内府) | -- | | |
康熙字典 (同文) | -- | | |
康熙字典 (标点) | -- | | |
异体字 | 𠬍详情 |
说文解字注 | -- | | 文字版 |
说文解字 (陈刻本) | 第394页 | | |
说文解字 (孙刻本) | 第349页 | | 文字版 |
说文解字 (日藏本) | 第339页 | 左栏 | |
说文解字 (汲古阁) | 第646页 | | 文字版 |
说文系传 | -- | | |
说文解字句读 | 第1349页 | | |
说文解字义证 | 第3373页 | 下翻1到3页 | |
说文解字今释 | -- | | |
汉字源流字典 | -- | | |
王力古汉语字典 | 第98页 | 第3字 | |
故训汇纂 | 第302页 | 第2字 | |
经籍籑诂 | 第1718页 上平聲,十一眞,補遺(韻目第1670頁)
| |
古文字诂林 | 第6440页 | 8 冊,第 561页 | |
说文解字诂林 | 第9732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