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拼音:tái | 四角码:88336 |  | 部首:竹 | 总笔画:15 | 部首外:9 |  | 98五笔:tckn | 86五笔:tckn | 郑码:mzjw |  | 统一码A:421A | 仓颉:hirp | 笔顺:314314542514544 | 
 | 
 异体字:苔「䈚」基本解释
䈚《説文》:“䈚,竹萌也。从竹,怠聲。”tái 《廣韻》徒哀切,平咍定。又胥里切,徒亥切,《集韻》澄之切。之部。(1)竹笋。《爾雅·釋草》:“䈚,箭萌。”郭璞注:“筍屬也。”《説文·竹部》:“䈚,竹萌也。”段玉裁注:“䈚,从怠,與始同音,取始生之意。筍謂掘諸地中者,如今之冬筍;䈚謂已抽出者,如今之春筍。”《字彙·竹部》:“䈚,竹芽未成筍者。”南朝梁王筠《奉和皇太子懺悔應詔詩》:“早蒲欲抽葉,新篁向舒䈚。”(2)笋皮。《玉篇·竹部》:“䈚,筍皮也。”(3)同“箈(苔)”。苔藓类植物。《集韻·之韻》:“箈,水中魚衣。或从怠。”
「䈚」 在工具书中的解释
| 工具书 | 影印版 | 备注 | 文字版 | 
| 中华字海 | 第1247页 | 第12字 |  | 
| 汉语大字典 | 第3195页 | 第12字   第5卷 |  | 
| 汉语大词典 | 第12375页 | 第8卷 1219 |  | 
| 现代汉语词典 | -- | 
| 新华字典 | -- | 
| 字 源 | -- |  | 
| 中华大字典 | 第1790页 | 第1字 |  | 
| 康熙字典 (内府) | 第2130页 | 第2字 | 文字版 | 
| 康熙字典 (同文) | 第892页 | 第2字 | 文字版 | 
| 康熙字典 (标点) | 第851页 | 第25字 |  | 
| 异体字 | 箈𥭜详情 | 
| 说文解字注 | 第755页 |  | 文字版 | 
| 说文解字 (陈刻本) | 第177页 |  |  | 
| 说文解字 (孙刻本) | 第163页 |  | 文字版 | 
| 说文解字 (日藏本) | 第154页 | 左栏 |  | 
| 说文解字 (汲古阁) | 第280页 |  | 文字版 | 
| 说文系传 | 第342页 |  |  | 
| 说文解字句读 | 第559页 |  |  | 
| 说文解字义证 | 第1501页 | 下翻1到3页 |  | 
| 说文解字今释 | 第616页 |  |  | 
| 汉字源流字典 | -- |  |  | 
| 王力古汉语字典 | 第886页 | 第2字 |  | 
| 故训汇纂 | 第1684页 | 第2字 |  | 
| 经籍籑诂 | 第4858页 上聲,十賄(韻目第4828頁) 第1537页 上平聲,十灰,補遺(韻目第1504頁)
 
 | 文字版 
 | 
| 古文字诂林 | 第2979页 | 4 冊,第 632页 |  | 
| 说文解字诂林 | 第4798页 | 补遗:1670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