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处
清·黄宗羲《张苍水墓志铭》:“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常人藐为说铃;贤圣指为血路也。”
词条 | 愚公移山 |
释义 | 愚公移山[ yú gōng yí shān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出 处清·黄宗羲《张苍水墓志铭》:“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常人藐为说铃;贤圣指为血路也。” 例 句我们要用~的精神治脏治乱治差,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近反义词 持之以恒铁杵磨针精卫填海铁杵成针锲而不舍 虎头蛇尾有头无尾 典 故传说古时候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那里的北山住着一位老人名叫愚公,快90岁了。他每次出门,都因被这两座大山阻隔,要绕很大的圈子,才能到南方去。 一天,他把全家人召集起来,说:“我准备与你们一起,用毕生的精力来搬掉太行山和王屋山,修一条通向南方的大道。你们说好吗!”,大家都表示赞成,但愚公的老伴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大家的力量加起来,还不能搬移一座小山,又怎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搬掉呢?再说,把那些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放到哪里去呢?”,讨论下来大家认为,可以把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块扔到东方的海边和北方最远的地方。 第二天一早,愚公带着儿孙们开始挖山。虽然一家人每天挖不了多少,但他们还是坚持挖。直到换季节的时候,才回家一次。 有个名叫智叟的老人得知这件事后,特地来劝愚公说:“你这样做太不聪明了,凭你这有限的精力,又怎能把这两座山挖平呢?”愚公回答说:“你这个人太顽固了,简直无法开导,即使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在这里。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生孩子,孩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而山却不会再增高,为什么挖不平呢?”,当时山神见愚公他们挖山不止,便向上帝报告了这件事。上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派了两个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从此,这里不再有高山阻隔了。 成语接龙山行海宿宿弊一清清浄无为为德不终终其天年年湮世远远垂不朽朽木生花花攒锦簇簇锦团花花颜月貌貌合形离离山调虎虎体原斑斑衣戏彩彩云易散散兵游勇勇猛精进进退跋疐疐后跋前前所未闻闻鸡起舞舞文玩法法无二门门阶户席席卷天下下逐客令令人发指指手顿脚脚心朝天天下第一一切万物物极将返返本还元元龙豪气气吞湖海海阔天空空洞无物物伤其类类聚群分分茅裂土土崩瓦解解弦更张张冠李戴戴清履浊浊泾清渭渭阳之情情急智生生死关头头重脚轻轻骑减从从长计议议事日程程门飞雪雪兆丰年年谷不登登锋履刃刃树剑山山高水险险阻艰难难于上天天昏地黑黑更半夜夜雨对床床笫之私私心杂念念念有词词穷理絶絶伦超羣羣龙无首首当其冲冲锋陷坚坚不可摧摧眉折腰腰金拖紫紫气东来来日大难难以预料料敌如神 相关谜语“愚公移山”为谜底的谜语 1.最傻的人(打一成语) 《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汉族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作者是春秋战国的列御寇。《愚公移山》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聪明”的智叟笑他太傻, 认为不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又何必担心挖不平呢?”后因感动天帝,所以天帝命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搬走两座山。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作闭幕词时引用该典故,对其重新诠释,赋予崭新的时代涵义,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坚忍不拔、不懈奋斗精神的写照。 英文翻译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