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人牙齿突露于唇外。《资治通鉴·后梁均王乾化三年》:“蜀 太子元膺,豭喙齙齿,目视不正,而警敏知书,善骑射,性狷急猜忍。”参见“齙牙”。
谓人牙齿突露于唇外。
《资治通鉴·后梁均王乾化三年》:“ 蜀 太子元膺 ,豭喙齙齿,目视不正,而警敏知书,善骑射,性狷急猜忍。”参见“ 齙牙 ”。
龅齿,汉语词语,读音为 bāo chǐ,意思为人牙齿突露于唇外。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