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处
宋·陈亮《送陈给事去国启》:“眷此设心;无非体国;然用舍之际;休戚相关。”
词条 | 休戚相关 |
释义 | 休戚相关[ xiū qī xiāng guān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出 处宋·陈亮《送陈给事去国启》:“眷此设心;无非体国;然用舍之际;休戚相关。” 例 句元末农民起义以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制定了许多与发展生产~的政策。 近反义词 休戚与共息息相关巢倾卵破一脉相连痛痒相关风雨同舟血肉相连唇亡齿寒唇齿相依祸福相依巢毁卵破十指连心 漠不相关痛痒无关漠不关心毫无关系无关痛痒 典 故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晋悼公姬周,年轻的时候曾因受到晋厉公的排挤,无法留在国内,只好客居周地洛阳,在周朝世卿单襄公手下做事。单襄公很器重他,把他请到自己家里,就像对待贵宾一样地招待他。 姬周虽然年纪轻轻,却表现得十分老成持重。他站立的时候稳稳当当,毫无轻浮的举动;看书的时候全神贯注,目不斜视;听人讲话的时候恭恭敬敬,很有礼貌;自己说话的时候总是忘不了忠孝仁义;待人接物的时候总是十分友善、和气;他自己虽然身在周地,可是听说自己的祖国晋国有什么灾难时就忧心忡忡,听说晋国有什么喜庆的事情时就非常高兴。 所有这些表现,单襄公都看在眼里,认为他将自己的忧愁喜乐与晋国的命运连在一起,是不忘本的表现,将来一定大有前途,肯定能回到晋国去做个好国君。因此,单襄公对姬周更加关心、爱护。不久,晋国国内发生了内乱,原来一直害怕失去权力而排挤王室公子的晋厉公被大夫栾书、中行偃所杀,晋国政局陷入了大动荡。于是,晋国大夫就派人到洛阳来,把姬周接了回去,让他做了晋国的国君。 晋悼公即位时年仅十四岁,即位之初,便承担起复兴霸业的重任。晋国朝野上下,都对他寄予厚望。晋悼公首先将厉公之死归罪于厉公心腹夷羊五等人,既对厉公被杀向国民做了交待,又巩固了与正卿栾氏和大族中行氏的关系,稳定了厉公被杀后的混乱局面。为平衡卿大夫之间的关系,他又对世代有功的其他旧族委以重任,一反景、厉两代打击世卿的方针,消除了君臣之间的信任危机。以德治国,是晋悼公执政后的主要策略,他放弃公私旧债,减轻赋税劳役,减缩开支,禁止浪费。德政的施行使国内矛盾趋于缓和,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晋悼公以仁义政策对待中原诸侯,革除外交弊政,重订同盟国的朝聘和贡纳制度以减轻职贡太重的诸侯国的负担,平均劳役,公平应允地处理同盟内部的事务。同盟稳固,晋悼公开始与楚国争霸。为有效孤立楚国,加强诸侯联盟,凸现霸主地位,晋悼公不断召集诸侯会盟。他改革文公三年一聘,五年一朝的旧礼仪,以讨伐叛逆,救弱扶倾,伐郑救宋为核心,从公元前571年到公元前562年,八年内九和诸侯。通过频繁的会盟,将齐、鲁、宋、郑等国紧密团结在晋国周围,将晋国的霸业退至巅峰。 成语接龙关门大吉吉光片裘裘马清狂狂朋怪友友风子雨雨顺风调调虎离山山重水复复蹈前辙辙乱旂靡靡靡之乐乐乐陶陶陶犬瓦鸡鸡尸牛从从善如登登山涉水水过鸭背背城借一一人有庆庆吊不行行不副言言笑不苟苟且偷生生不逢时时绌举盈盈千累万万恨千愁愁红惨緑緑惨红销销神流志志骄意满满园春色色胆迷天天老地荒荒无人烟烟炎张天天渊之隔隔壁听话话言话语语笑喧呼呼风唤雨雨散云飞飞鸿印雪雪天萤席席门蓬巷巷议街谈谈优务劣劣迹昭著著作等身身无分文文人学士士饱马腾腾焰飞芒芒芒苦海海楛石烂烂若披锦锦绣河山山长水阔阔步高谈谈吐风生生花妙语语出月胁胁肩累足足尺加二二分明月月盈则食食宿相兼兼程并进进种善群群情鼎沸沸反连天天长地久久安长治治国安邦邦家之光光彩溢目目牛无全全智全能能者为师 词义: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休:喜悦、吉利;戚:忧愁、悲哀。 语出:《国语·周语下》 “晋国有忧,未尝不成,有庆,未尝不恰·······为晋休戚,不背本也。” 英文翻译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