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词语:

 

词条
释义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wēi

ㄨㄟ

部首

部外9

總筆畫13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7168

左右结构

4334251211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olge

fwmv

uokh

96832

拼音wēi

注音ㄨㄟ

部首部外 9總筆劃 13

統一碼 7168筆順 4334251211534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wēi

〈名〉

(1) (形聲。從火,畏聲。本義:火盆中的火) 同本義 [fire]

煨,盆中火也。——《說文》

熱灰謂之煻煨。——《通俗文》

一班大小徒弟,盡爲煨盡之末。——· 羅懋登《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

(2) 又如:煨塵(灰燼;塵埃);煨燼(灰燼,燃燒後的殘餘物)

詞性變化

wēi

〈動〉

(1) 用文火燒熟或加熱 [stew]。如:煨茶;煨牛肉;煨熱(用微火加熱)

(2) 把生的食物放在火灰裏慢慢烤熟 [roast in fresh cinders]。如:煨栗子;煨芋;煨炙(燒烤);煨罐(供燉、燒用的陶製圓形容器)

(3) 烘乾 [heaten]。如:煨乾就溼,煨乾避溼(極言撫育孩子的辛苦)

(4) 焚燒 [burn]。如:煨炙(燒烤);煨燔(燒燬)

(5) 中藥炮製法之一。將藥材用溼潤麪粉包裹,在炒熱的滑石粉鍋內加熱至外皮焦黃色爲度;或層層隔紙加熱,以除去部分油分 [roast in ashes]。如:煨木香

常用詞組


煨烤煨熱

國語辭典

ㄨㄟwēi
  1. 熱灰、灰燼。《戰國策·秦策一》:「犯白刃,蹈炭。」《新唐書·卷八三·懿宗八女傳》:「咸通十年薨。……又許百官祭以金貝、寓車、廞服,火之,民爭取以汰寶。」

  1. 烹飪方法:➊ ​ 把生食埋在火灰中燒熟。如:「栗子」、「番薯」。宋·陸游〈初夏野興〉詩三首之三:「𤎖火就林苦筍,密甖沉井漬青梅。」➋ ​ 用微火慢慢燒煮,使食物熟而軟。如:「牛肉」、「蹄膀」。《宋史·卷三七三·洪皓傳》:「嘗大雪薪盡,以馬矢然火麵食之。」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煨」 說文‧火部「煨」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随便看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Sdic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18 9:4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