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斧 | ||||||||||||||||||||||||||||||||||||||||||||||||||||||||||
释义 |
常通標 斧 基本解釋基本字義 ● 斧 fǔㄈㄨˇ
英語 axe, hatchet; chop, hew 德語 Axt(S) 法語 hache 斧 詳細解釋詳細字義 ◎ 斧fǔ 〈名〉 (1) (形聲。從斤(斧頭),父聲。本義:斧子,伐木工具) (2) 同本義 [ax,axe;hatchet] 斧,斫也。——《說文》 喪其資斧。——《易·巽卦》。注:“斧,所以斷者也。” 既破我斧。——《詩·豳風·破斧》 寺僧使小童持斧,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宋· 蘇軾《石鐘山記》 (3) 又如:斧柯(斧柄;斧頭與斧柄;做媒);斧腦(斧之背);斧砧(古代刑具);斧繡(持斧繡衣。古執法使者的儀制) (4) 白與黑相間的斧形圖案 [ax diagram] 斧謂之黼。——《爾雅·釋器》 加斧於槨上。——《禮記·檀弓上》 天子負斧依。——《禮記·明堂位》。注:“斧依,爲斧文屏風於戶牖之間。” 負斧扆。——《文選·張衡·東京賦》 (5) 又如:斧藻 詞性變化 ◎ 斧fǔ 〈動〉 (1) 用斧子劈、砍或破開 [ax;axe] 公怒,斧其門。——《聊齋志異》 (2) 又如:斧木 (3) 刪改;修飾 [delete and change]。如:斧琢(以斧削琢。請人修改詩文的謙辭。亦喻指詩文過分修飾雕琢) 常用詞組 斧斤斧頭斧鑿斧鑿斧正斧質 斧 國語辭典名
動
【卯集下】【斤】斧·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斧 《康熙字典》【卯集下】【斤】斧·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唐韻】方矩切【集韻】【韻會】匪父切, 又凡以斧斫物,亦曰斧。【古詩·苦寒歌】擔囊行取薪,斧氷持作糜。【註】天寒水凍,故斫氷作粥也。 又仙名。【左思·蜀都賦】山圖采而得道,赤斧服而不朽。【註】列仙服丹砂不死也。 又【儀禮·覲禮】天子設斧依于戸牖之閒。【註】依,如今綈素屛風也。有繡斧文,所以示威也。斧謂之黼。 又鉞斧,今儀仗中亦有之,其形圓如月然。 【集韻】或作鈇。 【卷十四】【斤】 斧 《说文解字》【卷十四】【斤】 『說文解字』 斫也。从斤父聲。方矩切 『說文解字注』
斧 音韻方言国际音标fu˨˩˦ 唐代读音biǒ日语读音ONO韩语罗马PWU现代韩语부越南语búa 客家话[梅县腔] bu3 [沙头角腔] bu3 [客英字典] bu3 [海陆腔] bu3 [东莞腔] bu1 fu3 [陆丰腔] bu3 [客语拼音字汇] bu3 [台湾四县腔] bu3 [宝安腔] bu3粤语fu2 近代音非母魚模韻上聲甫小空;中古音非母麌韻上聲甫小韻方矩切三等合口;上古音黄侃系统:幫母模部 ;王力系统:幫母魚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徽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斧 字源字形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異體字 |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