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耏 | ||||||||||||||||||||||||||||||||||||||||||||||||||||||||||
释义 |
耏 基本解釋基本字義 ● 耏 érㄦˊ
其它字義 ● 耏 nàiㄋㄞˋ ◎ 古代剃去頰鬚、以示懲處的一種輕刑:“刑有髡、鉗、刖、劓,小罪~。” 英語 whiskers 德語 Trotz bieten, Bart(S) 法語 barbe,(nom de famille) 耏 詳細解釋詳細字義 ◎ 耏ér 〈名〉 鬍鬚 [beard] 當耏者完爲城旦舂。——《刑法志》 耏罪亡命。——《後漢書·光武紀》。注:“輕刑之名。一歲刑爲罰作,二歲刑以上爲耏。 耏 國語辭典名
【未集中】【而】耏·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3 耏 《康熙字典》【未集中】【而】耏·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3 【廣韻】奴代切【集韻】乃代切, 又【廣韻】 又【廣韻】如之切【集韻】人之切【正韻】如支切, 又姓。【左傳·文十年】耏班御皇父充石。 又【玉篇】髵,亦作耏。獸多毛。 【卷九】【而】 耏 《说文解字》【卷九】【而】 『說文解字』 罪不至髡也。从而从彡。耐,或从寸。諸法度字从寸。奴代切文二 重一 『說文解字注』
耏 音韻方言国际音标ɚ˧˥; nĄi˥˧ 日语读音HOOHIGE 客家话[海陆腔] nai6 [客英字典] nai5 [台湾四县腔] nai5 [梅县腔] nai5 j2粤语ji4 近代音中古音日母之韻平聲而小韻如之切三等開口;泥母代韻去聲耐小韻奴代切一等開口;上古音黄侃系统:泥母咍部 ;泥母咍部 ;王力系统:日母之部 ;泥母之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耏 字源字形字源演變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異體字 |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