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词语:

 

词条
释义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ān

ㄧㄢ

部首

部外8

總筆畫11

奄淊𣼜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6DF9

左右结构

4411342511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djn

eklu

vgkz

34116

拼音yān

注音ㄧㄢ

部首部外 8總筆劃 11

統一碼 6DF9筆順 44113425115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Yān

〈名〉

(形聲。從水,奄聲。本義:古水名,即今金沙江的一段) 同本義。在四川省南部。即今金沙江自發源地至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一段 [Yan River]

淹水,一曰覆水也,出今四川寧遠府徼外,合金沙江入。——《字林》

詞性變化

yān

〈動〉

(1) 浸泡 [soak]

淹芳芷於腐井兮。——劉向《九嘆·怨思》

淹之以樂好。——《禮記·儒行》。注:“謂浸漬也。”

(2) 又如:淹薺燎菜(形容骯髒、破舊);淹漬(浸泡,淹浸)

(3) 淹沒;沉沒 [flood;submerge]

宅中水淹。——《北史·皇甫和傳》

(4) 又如:淹沉(沉溺)

(5) 逗留;挽留 [stay for a long time]

淹回水而凝滯。——《楚辭·屈原·涉江》

爲從者之淹。——《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淹久於敝邑。

(6) 又如:淹息(逗留休息);淹回(徘徊;逗留);淹泊(停留;滯留)

(7) 拖延 [put off]。如:淹纏(拖延;滯留)

(8) 離開人世 [die]。如:淹忽(去世,死亡);淹逝(去逝)

(9)“醃”。以鹽漬食物 [salt]

煎魚切肝,羊淹雞寒。——《鹽鐵論·散不足》

yān

〈形〉

(1) 廣博;深入 [wide]

平子淹通(通達),故慮周而藻密。——《文心雕龍·體性》

淹究經術。——歐陽修《新唐書》

(2) 又如:淹貫精微(淵博貫通、精深微妙);淹泓(淵深廣大);淹明(淵博通達);淹洽(淵博;深通);淹決(深通)

(3) 滿 [full]。如:淹月(滿月);淹心(心滿意足)

(4) 時間長 [long]

淹,久也。——《爾雅》

無令輿師淹於居地。——《左傳·成公二年》

日月忽其不淹兮。——《離騷》

王師淹病矣。——《公羊傳·宣公十二年》

(5) 又如:淹留(久留);淹滯(長久停留。比喻有才德者沉淪下位或沒有升遷)

(6) 遲緩 [slow]

淹速之度兮,語予其期。——賈誼《鵬鳥賦》

(7) 又如:淹遲(緩慢;遲緩);淹懈(遲怠)

(8) 氣息微弱 [weak]。如:淹黃潦倒(形容病人形貌枯槁、氣息奄奄的狀態);淹淹一息(形容氣息極微弱)

常用詞組


淹博淹灌淹留淹滅淹沒

國語辭典

ㄧㄢyān
  1. 浸漬。《玉篇·水部》:「,漬也。」《楚辭·劉向·九歎·怨思》:「芳芷於腐井兮,棄雞駭於筐簏。」唐·韓偓〈春盡日〉詩:「柳腰入戶風斜倚,榆莢堆牆水半。」

  2. 滯留、停留。《楚辭·屈原·離騷》:「日月忽其不兮,春與秋其代序。」唐·孟浩然〈贈王九〉詩:「日暮田家遠,山中勿久。」

  3. 水分長時間附著在皮膚上,而令人感覺不舒服。如:「胳肢窩被汗得難受。」

  1. 深入、精通。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體性》:「平子淹通,故慮周而藻密。」《新唐書·卷一一二·王義方傳》:「究經術,性謇特,高自標樹。」

ㄧㄢˋyàn
  1. 浸沒。如:「醃菜時要讓水過菜來。」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淹」 說文‧水部「淹」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𣼜
随便看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Sdic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18 9:4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