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牍 | ||||||||||||||||||||||||||||||||||||||||||||||||||||||||||||
释义 |
次標 牍 基本解釋基本字義 ● 牘 (牘) dúㄉㄨˊ
英語 writing tablet; documents, books 法語 tablettes à écrire,lettre 牍 詳細解釋詳細字義 ◎ 牘 牘 dú 〈名〉 (1) (形聲。從片,賣聲。“片”,本指木頭豎剖成的一半。古時用木片作書寫材料。故從“片”。本義:古代寫字用的木片,也稱木簡) (2) 同本義 [wooden tablets or slips for writing in ancient times] 牘,書版也。長一尺,既書曰牘,未書曰槧。——《說文》 與人尺牘。——《史記·陳遵傳》 削牘爲疏。——《史記·遊俠原涉傳》。注:“木簡也。” 吏乃書牘背示之。——《史記·周勃傳》 握牘持筆。——楊修《答臨淄侯箋》 (3) 又如:牘背(獄吏於書板背面書寫文句。後用爲遭受冤獄的典實) (4) 引申爲公文 [archives;documents]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唐· 劉禹錫《陋室銘》 (5) 又如:牘尾(文書的末端);牘書(官署文書) (6) 信件,通信者之間互相寫的信 [correspondance]。如:書牘;尺牘 (7) 書籍 [book]。如:史牘(史書);牘籍(簿籍);牘簿(簿書) 【巳集中】【片】牘·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5 牘 《康熙字典》(康熙字典未收錄“牍”字頭,請參考“牘”字。)【巳集中】【片】牘·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5 【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𠀤音讀。【說文】書版也。【莊子·列禦寇】小夫之知,不離苞苴竿牘。【戰國策】取筆牘受之。【註】牘,書版也。【史記·倉公傳贊】緹縈通尺牘。【前漢·昌邑王傳】持牘趨謁。【註】師古曰:牘,木簡也。 又樂器。【周禮·春官·笙師】舂牘應雅,以敎祴樂。【註】牘應雅敎其舂者,謂以築地。【疏】舂牘以竹,大五六寸,長七尺,短者一二尺,其端有兩孔,髤畫,以兩手築地。牘應雅敎其舂者,謂賔醉而出,奏祴夏。以此三器築地,謂之行節。【釋名】舂,撞也。牘,筑也。以舂築地爲節也。 【韻會】毛氏曰:說文从片賣聲。當作賣。从罒非。 【卷七】【片】 牘 《说文解字》(說文解字未收錄“牍”字頭,請參考“牘”字:)【卷七】【片】 『說文解字』 書版也。从片賣聲。徒谷切 『說文解字注』 書版也。牘專謂用於書者。然則周禮之版、禮經之方皆牘也。小宰注曰。版、戶籍也。宫正注曰。版、其人之名籍也。聘禮注曰。策、簡也。方、版也。李賢蔡邕傳注引說文而曰長一尺。按漢人多云尺牘。史記。緹縈通尺牘。此臣得用於君也。漢書。陳遵與人尺牘。主皆藏去。此施於儕輩者也。木部云。槧、牘樸也。然則粗者爲槧。精者爲牘。顔師古曰。形若今之木笏。但不挫其角耳。从片。𧷗聲。徒谷切。三部。 牍 音韻方言国际音标tu˧˥ 粤语duk6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牍 字源字形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牘」。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牘 |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