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慊 | ||||||||||||||||||||||||||||||||||||||||||||||||||||||||||
释义 |
標 慊 基本解釋基本字義 ● 慊 qiàn ㄑㄧㄢˋ ◎ 不滿,怨恨。 其它字義 ● 慊 qiè ㄑㄧㄝˋ ◎ 滿足,滿意。 英語 to resent; contended; satisfied 德語 frustriert, unzufrieden ,befriedigt, zufrieden(Adj) 法語 mécontent,satisfait 慊 詳細解釋詳細字義 ◎ 慊qiàn 〈形〉 (1) (形聲。從心,兼聲。( xián)本義:嫌疑) (2) 同本義 [suspect] 貴不慊於上者。——《禮記·坊記》 婾得避慊之便。——《漢書·趙充國傳》 (3) 通“歉”。不足的 [deficient] 慊,貧也。——《廣雅》 吾何慊乎哉?——《孟子·公孫丑下》 宮室輿服,蓋慊如也。——陸機《辯亡論》 (4) 又如:慊如(不足的樣子);慊然(不滿足的樣子);慊慊(心不滿足、心有嫌恨的樣子) (5) 恨的,不滿的 [resentful] 貴不慊於上。——《禮記·坊記》。注:“慊,恨不滿之貌也。” 衣若縣衰而意不慊。——《淮南子·齊俗》 (6) 又如:慊苦(遺憾怨苦);慊恨(怨恨;遺憾) 詞性變化 ◎ 慊qiàn 〈動〉 (1) 通“愜”。快心,滿意 [be pleased;be satisfied] 行有不慊於心。——《孟子·公孫丑上》 (2) 另見 qiè 基本詞義 ◎ 慊qiè 〈動〉 (1) 滿足 [satisfy]。如:慊心(快意;滿意);慊意(滿意);慊足(滿足) (2) 另見 qiàn 慊 國語辭典動
動
【卯集上】【心】慊·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慊 《康熙字典》【卯集上】【心】慊·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 又通作謙。【禮·大學】此之謂自謙。【註】讀爲慊。慊之言厭也,謂誠意自足。【朱註】快也,足也。 亦通作嗛。【荀子·榮辱篇】臭之而無嗛於鼻。【註】與慊同。【史記·文帝紀】天下人民,未有嗛志。 又【集韻】【正韻】詰叶切【韻會】乞協切, 又【集韻】苦兼切,音謙。意不足也。 又【集韻】賢兼切,音嫌。【說文】疑也。或省作兼。或通作嫌。【前漢·趙充國傳】婾得避慊之便。【師古註】慊,亦嫌字。 又【集韻】離鹽切,音廉。【說文】帷也。或从巾从廉。 【卷十】【心】 慊 《说文解字》【卷十】【心】 『說文解字』 疑也。从心兼聲。戶兼切 『說文解字注』
慊 音韻方言国际音标tɕʰiæn˥˧; tɕʰiɛ˥˧ 日语读音URAMU AKITARIRU韩语罗马KYEM HYEP现代韩语겸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hiam2 [台湾四县腔] kiam1 kiap7 [客英字典] kiap7 [海陆腔] kiam1 kiap7 [宝安腔] hiam2 | kiam1 kiap7粤语him3 hip3潮州话qiàn/戈奄2(歉) xián/何奄5(嫌)通嫌,kiam2(khíam)[澄海]kiang2 ,kiag4(khiak) ,hiam5(hîam) [澄海]hiang5 近代音中古音溪母忝韻上聲嗛小韻苦簟切四等開口;上古音黄侃系统:溪母怗部 ;溪母添部 ;匣母添部 ;王力系统:溪母葉部 ;溪母談部 ;匣母談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慊 字源字形字源演變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異體字 |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