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词语:

 

词条
释义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ㄩˋ

部首

部外0

總筆畫6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07F

单一结构

511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vfhk|vgk

lq

xbbd

50007

拼音

注音ㄩˋ

部首部外 0總筆劃 6

統一碼 807F筆順 511112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名〉

(1) (指事。從聿一一者,牘也。秦以後皆作筆。本義:毛筆。筆的本字,秦以後始加竹作筆)同本義 [brush]

聿,所以書也。謂之聿, 謂之不律, 謂之弗。——《說文》

(2) 又如:舌聿(即“口筆”。用口所說的,用筆所寫的)

詞性變化


〈助〉

(1) 古漢語助詞,用在句首或句中 [then,and then,used in introducing phrase or sentence,(possibly related 亦already also)]

無念爾祖,聿修厥德。——《詩·大雅·文王》

聿,循也。——《後漢書·傅毅傳》

(2) 又如:聿女(養女);聿遵(遵循。聿,發語詞);聿追(聿本助詞。後人往往訓聿爲述,因以“聿追”謂追述先人德業)

〈形〉

(1) 輕快 [brisk]

武騎聿皇。——《漢書·揚雄傳上》

(2) 又如:聿皇(輕快的樣子);聿役(動的樣子);聿越(迅速地跨越)

國語辭典

ㄩˋ
  1. 筆。《說文解字·部》:「,所以書也。」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履部》:「秦以後皆作筆字。」唐·柳宗元〈湘源二妃廟碑〉:「咸執牘,至于祠下。」

  2. 姓。如商代有速。

  3. 二一四部首之一。

  1. 發語詞,用於句首或句中,無義。《書經·湯誥》:「求元聖,與之戮力。」《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上·傅毅傳》:「二志靡成,勞我心。」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聿」 京津3091合19760「聿」 聿戈商代晚期集成10763「聿」 說文‧聿部「聿」
「聿」 前7.23.2合5153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随便看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Sdic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20 20: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