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慼 | ||||||||||||||||||||||||||||||||||||||||||||||||||||||||||
释义 |
通 慼 基本解釋基本字義 ● 慼 qīㄑㄧˉ ◎ 同“戚”。 英語 sorrowful, mournful; sorrow 德語 Gram, Kummer(S),beschämt(Adj),Qi(Eig, Fam) 法語 douleur 慼 詳細解釋詳細字義 ◎ 慼 慽 qī 〈形〉 (1) 憂愁;悲傷 [sad;sorrowful] 慽,憂也。從心,從戚。今字作慼。——《說文》 (2) 經傳皆以戚爲之 戚嗟若。——《易·離》 自貽伊戚。——《詩·小雅·小明》 (3) 又如:慼貌(憂傷的面色);慼恨(又憂又恨);慼憂(憂傷) 詞性變化 ◎ 慼qī 〈名〉 通“戚”。親戚 [relative] 寮朋親慼,莫不失聲。——《小黃門譙敏碑》 君之羣慼,並時繁祉。——《北海淳于長夏承碑》 慼 國語辭典動
【卯集上】【心】慼·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1 慼 《康熙字典》【卯集上】【心】慼·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1 【唐韻】【集韻】【韻會】 又叶子六切,音蹙。【班固·幽通賦】雍造怨而先賞兮,丁繇惠而被戮。栗取弔於逌吉兮,王膺慶於所慼。 又通作戚。【詩·小雅】自貽伊戚。【左傳】作慼。 【卷十】【心】 慽 《说文解字》(說文解字未收錄“慼”字頭,請參考“慽”字:)【卷十】【心】 『說文解字』 憂也。从心戚聲。倉歴切〖注〗慼,俗字。 『說文解字注』
慼 音韻方言国际音标tɕʰi˥ 日语读音UREERU韩语罗马CHEK越南语thích 客家话[宝安腔] cit7 [客语拼音字汇] qid5 [台湾四县腔] cit7 [客英字典] cit7 [海陆腔] cit7 [梅县腔] cit7粤语cik1 近代音中古音清母錫韻入聲戚小韻倉歷切四等開口;上古音黄侃系统:清母沃部 ;王力系统:清母覺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慼 字源字形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異體字 |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