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憞 | ||||||||||||||||||||||||||||||||||||||||||||||||||||||||||
释义 |
憞 基本解釋基本字義 ● 憞 duìㄉㄨㄟˋ ◎ 古同“憝”。 其它字義 ● 憞 dùnㄉㄨㄣˋ ◎ 〔~混〕煩亂。如“故其風中人狀,直~~鬱邑,毆(qū)溫致溼。” 其它字義 ● 憞 tūnㄊㄨㄣˉ ◎ 〔~惃〕心不明。 【卯集上】【心】憞·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憞 《康熙字典》【卯集上】【心】憞·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集韻】同憝。【揚子·法言】楚憞羣策,而自屈其力。【註】憞,惡也。 又【集韻】徒困切,音鈍。憞溷,惡亂也。 又他昆切,音暾。憞恨,心不明也。或省作敦。 【卷十】【心】 憝 《说文解字》(說文解字未收錄“憞”字頭,請參考“憝”字:)【卷十】【心】 『說文解字』 怨也。从心敦聲。《周書》曰:“凡民罔不憝。”徒對切 『說文解字注』 (憝)怨也。从心。𣀦聲。徒對切。古音在十三部。周書曰。凡民㒺不𢥦。康誥文。今作凡民自得罪。寇攘姦宄。殺越人于貨。?不畏死。㒺弗憝。孟子引作凡民㒺不?。 憞 音韻方言国际音标tuei˥˧; tuən˥˧; tʰuən˥ 客家话[梅县腔] dui5 近代音中古音定母隊韻去聲隊小韻徒對切一等合口;上古音黄侃系统:定母灰部 ;王力系统:定母微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憞 字源字形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憝」。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異體字 憝 敦 |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