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词语:

 

词条
释义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tiāo

ㄊㄧㄠ

部首

部外6

總筆畫11

𥜔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7967

左右结构

4524341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pyiq|pyqi

iflmo

wsvr

32213

拼音tiāo

注音ㄊㄧㄠ

部首部外 6總筆劃 10

統一碼 7967筆順 4524341534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tiāo

〈名〉

(1) (形聲。從示,兆聲。從“示”與祭祀有關。本義:祀遠祖、始祖之廟) 同本義 [ancestral temple]

祧,祭也。——《說文新附》

祧,祭先祖也。——《廣雅》

守祧八人,掌先王先公之廟祧。——《周禮》

文武爲祧,四時祭之而已。——蔡邕《獨斷》

遠廟爲祧。——《禮記》

(2) 如:祧遷(把隔了幾代的祖宗的神主遷入遠祖之廟);祧廟(遠祖廟)。泛指祖廟。

(3) 如:祧祊(祭祀祖先的祠堂)

詞性變化


tiāo

〈動〉

(1) 遷廟。帝王對世數遠隔之祖,依制將其神主遷入遠祖之廟,故遷移神主也稱祧 [move]

已祧之主,不得復入太廟。——《新唐書》

(2) 超越 [surpass]

非先有詞而後有人之詩,亦不能祧詩而言詞。—— · 江順詒《詞學集成》

(3) 承繼爲後嗣 [be or become heir to]

守器承祧。——沈約《立太子詔》

(4) 又如:祧緒(世代相承的統緒);祧續(祧緒。指子孫傳宗接代)

(5) 泛指繼承 [inherit]

宿草敢祧劉禮部,東南絕學在 昆陵。—— · 龔自珍《己亥雜詩三百十五首》

國語辭典

ㄊㄧㄠtiāo
  1. 祖廟。《左傳·襄公二十三年》:「紇不佞,失守宗,敢告不弔。」

  2. 古代遠祖神位所遷往的宗廟稱為「」。《周禮·春官·守桃》:「守桃掌守先王先公之廟。」漢·鄭玄·注:「遷主所藏曰。」

  3. 繼承上代的人。如:「承」、「守」。

  1. 遷廟。《新唐書·卷一三·禮樂志》:「已之主,不得復入太廟。」《宋史·卷一二三·禮志二十六》:「僖祖及文懿皇后神主既,準禮不諱,忌日亦請依唐睿宗遷故事廢之。」

  2. 承繼。《聊齋志異·卷二·俠女》:「且身已向暮,旦夕犯霧露,深以續為憂耳。」《老殘遊記二編·第六回》:「不怕等二老歸天後再還宗,或是兼兩姓俱可。」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祧」 說文‧示部「祧」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𥜔
随便看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Sdic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20 21: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