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阬」秦系簡牘 | ||||||||||||||||||||||||||||||||||||||||||||||||||||||||||
释义 | 簡牘是古代書寫有文字的竹片或木片。其中竹制的叫竹簡或簡稱簡,木制的叫木牘或簡稱牘,合稱簡牘。秦簡文字上承甲骨金文,下與楷書一脈相承,所以秦簡文字一般不難辨識,但簡文中亦有個別難以釋讀不見於後世隸楷的字,這些難字是學者們考索的主要對象。 返回「阬」字参考索引
圀 基本解释基本字义 ● 圀 guó ㄍㄨㄛˊ ◎ 古同“国”。 英语 nation, country, nation-state 【丑集上】【囗】圀·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6 圀 《康熙字典》【丑集上】【囗】圀·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6 【玉篇】古文國字。註詳八畫。唐武后所作。【正字通】唐武后時,有言國中或者惑也,請以武鎮之,又有言武在囗中,與困何異,復攺爲圀。八方土地。 【卷六】【囗】 國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未收录“圀”字头,请参考“國”字:)【卷六】【囗】 『說文解字』 邦也。从囗从或。古惑切 『說文解字注』
© 汉典 圀 音韵方言国际音标 kuo˧˥ 日语读音 KUNI韩语罗马 KWUK 客家话 [客英字典] kwet7 gok7粤语 gok3 gwok3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圀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國」。
金文 楚系簡帛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异体字 |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