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歌 | ||||||||||||||||||||||||||||||||||||||||||||||||||||||||||
释义 |
常通標 歌 基本解釋基本字義 ● 歌 gēㄍㄜˉ
英語 song, lyrics; sing, chant; praise 德語 Lied(Mus) 歌 詳細解釋詳細字義 ◎ 歌 謌 gē 〈動〉 (1) (形聲。從欠,哥聲。從“欠”,表示與口有關係。本義:唱) (2) 同本義 [sing] 歌,詠也。——《說文》 歌者,長引其聲以誦之也。——《說文系傳》 不鼓缶而歌。——《易·離》 歌永言。——《虞書》 歌詠其聲也,長言也。——《禮記·樂記》 曲合樂曰歌,徒歌曰謠。——《詩·魏風·園有桃》傳 昔者,舜鼓五絃,歌《南風》之詩而天下治。——《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楚狂 接輿歌而過 孔子——《論語·微子》 乃歌夫“長鋏歸來”者也。——《戰國策·齊策》 如優孟搖頭而歌,而後可以得志。—— 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3) 又如:對歌(一問一答地唱歌);高歌(放聲歌唱);歌吹(歌唱,吹奏);歌鼓(歌唱並擊鼓);歌戲(歌唱嬉戲) (4) 歌頌,讚美 [sing the praises of] 故近者歌謳而樂之,遠者竟竭蹶而趨之。——《荀子·儒效》 詩人歌功。——揚雄《趙充國頌》 (5) 又如:歌功(頌揚他人的功德);歌思(歌頌思慕);歌嘆(歌頌讚嘆) (6) 奏樂;伴奏 [play music] 歌於斯,哭於斯。——《禮記》 往往會倚嬪御歌,必爲奇巧聲動上,由是得幸。——宋· 王讜《唐語林·雅量》 (7) 又指[禽鳥]鳴叫 [chirp] 鳥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歸。——宋· 歐陽修《豐樂亭遊春三首》 (8) 作歌;作詩 [poet] 夫也不良,歌以訊止。——《詩·陳風·墓門》 因爲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唐· 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詞性變化 ◎ 歌gē 〈名〉 (1) 歌曲;歌詞 [song] 詩言志,歌永言。——《書·舜典》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爲聽。——白居易《琵琶行》 (2) 又如:校歌;民歌;國歌;歌頭曲尾(詩歌和散曲聯唱的一種歌曲形式);歌味(歌曲的風味);歌兒(歌曲);歌章(歌曲。音樂一曲爲一章,故稱) (3) 詩體的一種 [a kind of poet]。如:《長恨歌》;歌行(古代樂府詩的一體);歌詩(配有樂譜可以歌唱的樂府詩) (4) 古用同“哥”。一指兄長;一指父親 [brother;father]。如:歌歌(同“哥哥”。指父親) 常用詞組 歌本歌唱歌唱家歌詞歌功頌德歌喉歌劇歌訣歌迷歌女歌片兒歌譜歌曲歌聲歌手歌頌歌壇歌舞歌舞劇歌舞昇平歌嘯歌星歌行歌謠歌吟歌詠歌仔戲歌鐘 歌 國語辭典動
名
【辰集下】【欠】歌·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歌 《康熙字典》【辰集下】【欠】歌·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0 〔古文〕可哥【唐韻】古俄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何切, 又曲合樂也。【詩·魏風】我歌且謠。【傳】曲合樂曰歌,徒歌曰謠。【疏】正義曰:謠旣徒歌,則歌不徒矣,故曰曲合樂曰歌。歌謠對文如此,散則歌爲總名,未必合樂也。 又【韓詩·章句】有章曲曰歌,無曰謠。 又【古樂府註】齊歌曰謳,吳歌曰歈,楚歌曰豔。奏樂曰登歌,曰升歌。 又鐘名。【左傳·襄十一年】鄭人賂晉侯歌鐘二肆,晉侯以樂之半賜魏絳。 又山名。【廣輿記】歌山,在廣西平樂府富川縣。 又朝歌,地名,紂所都也。漢爲縣,屬河內郡。見【前漢·地理志】。 又叶古賀切,音過。【左貴 又叶居之切,音姬。【屈原·遠遊】張樂咸池奏承雲兮,二女御九韶,歌,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 又叶斤於切,音居。【柳宗元·饒娥 【卷八】【欠】 歌 《说文解字》【卷八】【欠】 『說文解字』 詠也。从欠哥聲。謌,謌或从言。古俄切〖注〗可、哥,古文歌。 『說文解字注』
歌 音韻方言国际音标kɤ˥ 唐代读音*gɑ日语读音UTAU UTA韩语罗马KA现代韩语가越南语ca 客家话[沙头角腔] go1 [梅县腔] go1 go2 [宝安腔] go1 [东莞腔] go1 [海陆腔] go1 [客英字典] go1 [台湾四县腔] go1 [客语拼音字汇] go1 [陆丰腔] go1粤语go1潮州话go1 近代音見母歌戈韻平聲陰歌小空;中古音見母歌韻平聲歌小韻古俄切一等開口;上古音黄侃系统:見母歌部 ;王力系统:見母歌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徽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歌 字源字形字源演變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異體字 |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