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词语:
词条
牯牛嶺
释义
条目
牯牛嶺(牯牛岭)
拼音
gǔ niú lǐng
注音
ㄍㄨˇ ㄋㄧㄨˊ ㄌㄧㄥˇ
牯牛嶺
词语解释
解释
简称牯岭。在江西省庐山。因有岩石状如牯牛而得名。为我国著名风景区之一。清末先后为英﹑法﹑美等国租占,1935年收回。解放后辟为休养地。
牯牛嶺
网络解释
牯牛岭
《牯牛岭》是郑午昌于1931年创作的一幅水墨设色画
随便看
闰日
闰月
闰朝
闰法
闰益
闰秋
闰统
闰继
闰运
闰集
闰音
闱
闱墨
闱姓
闱差
闱战
闱棘
闱箔
闱艺
闱门
闱闼
闱阃
闱阈
闲
闲一
硞
硟
硠
硡
硢
硣
硤
硥
硦
硧
反面教员
反面教材
反面文章
反面无情
反顾
反风灭火
反馈
反駮
反驳
反骄破满
骈衍
骈词
骈诛
骈语
骈赋
骈赘
骈趾
骈跗
骈踬
骈轨
𠣊
𠣋
𠣌
𠣍
𠣎
𠣏
𠣐
𠣑
𠣒
𠣓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Sdic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11/16 8: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