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昔 | ||||||||||||||||||||||||||||||||||||||||||||||||||||||||||
释义 |
次通標 昔 基本解釋基本字義 ● 昔 xīㄒㄧˉ
英語 formerly; ancient; in beginning 德語 vergangen, vorüber ,Xi(Eig, Fam) 法語 passé 昔 詳細解釋詳細字義 ◎ 昔xī 〈名〉 (1) (象形。象殘肉日以晞之,與俎同意。本義:乾肉) (2) 同本義 [dried meat] 昔,乾肉也。——《說文》 (3) 假借爲“昨。”從前;過去(與“今”相對) [former times;the past] 二曰昔酒。——《周禮·酒正》。? 昔之人無聞知。——《書·無逸》 自古在昔。——《詩·商頌·那》 昔者,聖王之作易也。——《易·說卦傳》 昔欒武子。——《國語·晉語》 昔人已乘黃鶴去。—— 唐· 崔顥《黃鶴樓》 昔自郡城。——清· 周容《芋老人傳》 (4) 又如:撫今追昔;今非昔比;今勝於昔;在昔(過去,從前);昔來(往日以來);昔士(古之賢人) (5) 昨日 [yesterday] 昔者疾,今日愈,如之何不弔?——《孟子·公孫丑下》。趙岐注:“昔者,昨天也。” (6) 傍晚[sunset;dusk] 是今日適越而昔至也。——《莊子·齊物論》 日入至於星出謂之昔。——《穀梁傳·莊公七年》 其樂非特朝昔之樂也。——《史記·楚世家》 (7) 通“夕”。夜晚[evening] 通昔不寐矣。——《莊子·天運》 昔,夜也。——《廣雅》 夏四月辛卯昔。——《穀梁傳·莊公七年》 昔昔夢爲國君……昔昔夢爲人僕。——《列子·周穆王》 爲一昔之期。——《左傳·哀公四年》 常用詞組 昔年昔日昔人昔時 昔 國語辭典形
名
形
【辰集上】【日】昔·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昔 《康熙字典》【辰集上】【日】昔·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思積切,音惜。【說文】作㫺。乾肉也。从殘肉,日以晞之。與俎同意。【類篇】隷作昔。【五經文字】後人以爲古昔字。【易•說卦】昔者,聖人之作《易》也。【疏】據今而稱上世,謂之昔者也。【詩•商頌】自古在昔,先民有作。【禮•曲禮】必則古昔稱先王。 又【詩•陳風】誰昔然矣。【傳】昔,久也。【疏】昔是久遠之事。 又【禮•檀弓】予疇昔之夜。【註】猶前也。 又【博雅】昔,夜也。【左傳•哀四年】爲一昔之期。【莊子•天運篇】則通昔不寐矣。 又姓。【廣韻】漢有烏傷令昔登。 又【集韻】倉各切,音錯。觕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註】昔讀爲交錯之錯,謂牛角觕理錯也。 又【韻補】叶息約切。【左思•詠史詩】當其未遇時,憂在塡溝壑。英雄有迍邅,由來自古昔。 【卷七】【日】 昔 《说文解字》【卷七】【日】 『說文解字』 乾肉也。从殘肉,日以晞之。與俎同意。𦝙,籒文从肉。思積切 『說文解字注』 (昔)乾肉也。周禮腊人。掌乾肉。凡田獸之脯腊膴胖之事。鄭云。大物解肆乾之謂之乾肉。若今涼州烏翅矣。腊、小物全乾者。鄭意大曰乾肉。小曰腊。然官名腊人。則大物亦偁腊也。故許渾言之。从殘肉。謂?也。象形。日㠯晞之。昨之殘肉。今日晞之。故从日。鄭注腊人云。腊之言夕也。此可證周禮故作昔字。後人改之。?者古文。籒文增肉作?。於義爲短。昔肉必經一夕。故古叚昔爲夕。穀梁經辛卯昔恆星不見、左傳爲一昔之期、列子昔昔夢爲君皆是。又引伸之則叚昔爲昨。又引伸之則以今昔爲今古矣。今古之義盛行而其本義遂廢。凡久謂之昔。周禮。昔酒。鄭云。今之酋久白酒。周語。厚味實腊毒。韋云。腊、亟也。讀若酋昔酒焉。味厚者其毒亟也。韋意久與亟義相成。積之久則發之亟。思積切。古音在五部。與俎同意。爼从半肉。且薦之。?从殘肉。日晞之。其作字之?同也。故曰同意。 (𦠡)籒文从肉。今隷作腊。專用諸脯腊。 昔 音韻方言国际音标ɕi˥ 唐代读音*siɛk日语读音MUKASHI韩语罗马SEK CHAK现代韩语석越南语tích 客家话[梅县腔] sit7 [陆丰腔] sit7 [客语拼音字汇] xid5 [台湾四县腔] sit7 [东莞腔] sit7 [沙头角腔] sit7 [客英字典] sit8 [海陆腔] sit7 [宝安腔] sit7粤语sik1潮州话za2 近代音心母齊微韻入聲作上聲昔小空;中古音心母昔韻入聲昔小韻思積切三等開口;上古音黄侃系统:心母鐸部 ;王力系统:心母鐸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昔 字源字形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㫺 𤰻 𦠡 腊 𣊦 |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