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焉 | ||||||||||||||||||||||||||||||||||||||||||||||||||||||||||
释义 |
通標 焉 基本解釋基本字義 ● 焉 yān ㄧㄢˉ
英語 thereupon, then; how? why? where? 德語 inwiefern, wie 法語 (employé à la fin d'une phrase),comment,seulement,ici,cela 焉 詳細解釋詳細字義 ◎ 焉yān 〈名〉 (1) (象形。小篆字形。像鳥形。本義:焉鳥) (2) 鳥名 [a kind of bird] 旦,北而徂山之曲,乃見蒼翠一林,其中則楮煙墨宇,椒櫪坎地,羣焉胙充,飛而不舉。——唐· 黃滔《唐城客夢》 (3) 通“顏”( yán)。額 [forehead] 身長七尺,面長三尺,焉廣三寸,鼻目耳具,而名動天下。——《荀子·非相》。高亨雲:“焉,蓋顏之借字。” 詞性變化 ◎ 焉yān 〈代〉 (1) 表示指示,相當於“之”[it] 草木無知,叩焉何益?——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2) 又如:心不在焉 (3) 哪裏或那裏 [where] 且焉置土石。——《列子·湯問》 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焉,代詞,那裏,指南海。)——清· 彭端淑《爲學一首示子侄》 (4) 什麼 [what] 今王公大人骨肉之親、無故富貴、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墨子》 (5) 怎麼 [which] 食其祿,焉避其難?——《三國志》 (6) 兼有介詞“於”加代詞“此”的語法功能,相當於“於是”、“於此”[so] 二陵焉。——《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不擇事而問焉。——清· 劉開《問說》 伏焉。——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 焉yān 〈副〉 (1) 如何 [how]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結論。如:焉能;焉得;焉敢;焉知;焉用 (2) 於是,就,乃,則 [then]。表示兩件事或數個事接連發生 始皇巡 隴西、 北地,出 雞頭山,過 回中,焉作信宮 渭南。——《史記》 (3) 又如:焉始乘舟 ◎ 焉yān <連> 於是 [then]。表示前後承接,古代漢語中多與“乃”連用 西王母爲王謠,王和之,其辭哀。焉乃觀日之出入,一日行萬里。——《列子》 ◎ 焉yān 〈助〉 (1) 表示結構,用於前置的賓語之後,相當於“之”,“是”[be] 今王播棄黎老,而孩童焉比謀。——《國語》 (2) 後綴,表示狀態,用於形容詞、副詞之後,相當於“然”、“樣子” 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書·秦誓》 ◎ 焉yān <語> (1) 用於句中表示停頓,相當於“啊”[ho] 且以五帝之聖焉而死, 三王之仁焉而死…——《史記》 (2) 用於句尾,表示陳述或肯定,相當於“矣”、“呢” 及至秦之季世,焚《詩》《書》,坑術士,六藝從此缺焉。——《史記》 (3) 用於句尾,表示疑問,相當於“乎”、“嗎”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詩·唐風》 (4) 用於句尾,表示感嘆,相當於“呢”、“啊” 使其中無可欲者,雖無石槨,又何戚焉?——《史記》 焉 國語辭典代
副
介
連
助
【巳集中】【火】焉·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焉 《康熙字典》【巳集中】【火】焉·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7 【廣韻】於乾切【集韻】【韻會】於虔切【正韻】因肩切, 又【玉篇】安也,疑也。【廣韻】何也。【詩·衞風】焉得諼草。言樹之背。 又【史記·歷書】太初元年,歲名焉逢。【註】索隱曰。漢書作閼逢。 又山名。【史記·匈奴傳】過焉支山。 又國名。【前漢·西域傳】焉耆國,治員渠城。 又【唐韻】有乾切【集韻】【韻會】尤虔切【正韻】夷然切, 又【廣韻】語助。【詩·邶風】已焉哉。 又【鄘風】終焉允臧。 又【淮南子·時則訓】天子焉始乗舟,薦鮪子寢廟。【註】焉,猶於也。 又【正韻】延知切,音夷。【周禮·秋官·行夫】焉使則介。之【釋文】焉,劉音夷。【註】夷使使於四夷,則行夫主爲之介。一謂夷發聲。◎按周禮本作焉,而註直攺作夷,是焉。夷古通用不獨音同也。《正字通》云:周禮焉字,連上句讀,居于其國,則掌行人之勞辱事焉,使則介之。焉,語助也。當如字讀。讀作夷,非。《正字通》之說,於文義極順。但二鄭作夷,必非無據,今仍之。 又【廣韻】謁言切【集韻】依言切, 又不言也。 又叶於堇切。【劉向·列女贊】齊女徐吾,念績獨貧。夜托燭明,李吾絕焉。【讀書通】焉通作案。禮三年問:焉使倍之。荀子禮論篇作,案使倍之。〇按荀子內案字頗多,皆係方言,不與焉通,讀書通非。說文焉鳥之焉,徐鉉作有乾切,讀若䗡。韻會因之。今从玉篇、廣韻讀嫣。 【卷四】【烏】 焉 《说文解字》【卷四】【烏】 『說文解字』 焉鳥,黃色,出於江淮。象形。凡字:朋者,羽蟲之屬;烏者,日中之禽;舄者,知太歲之所在;燕者,請子之 『說文解字注』
焉 音韻方言国际音标jĄn˥ 唐代读音*qyɛn hyɛn日语读音IZUKUNSO SUNAWACHI KORE韩语罗马EN现代韩语언越南语vờn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jen2 [客语拼音字汇] yan1 [海陆腔] ren2 [梅县腔] jan1 jan2 [陆丰腔] jan3 jan1 [宝安腔] jen2 jen1 [客英字典] jen2 [东莞腔] jen2粤语jin1 jin4潮州话iang7(iāng) iang1(iang) [潮州]iêng7 iêng1 近代音影母先天韻平聲陽延小空;中古音影母元韻平聲蔫小韻謁言切三等開口;影母仙韻平聲焉小韻於乾切三等開口;喻云母仙韻平聲漹小韻有乾切三等開口;上古音黄侃系统:影母寒部 ;王力系统:影母元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焉 字源字形字源演變
金文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異體字 |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