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禀 | ||||||||||||||||||||||||||||||||||||||||||||||||||||||||||||
释义 |
次標 禀 基本解釋基本字義 ● 稟 bǐngㄅㄧㄥˇ
英語 report to, petition 德語 Bericht, Eingabe, Bittschrift, Rapport(S),(Befehle u.ä.) entgegennehmen, befolgen(V),Bericht (an seinen Vorgesetzten oder die Eltern) erstatten(V) 法語 informer un supérieur,pétition 禀 詳細解釋詳細字義 ◎ 稟 稟 bǐng 〈動〉 (1) (會意。稟爲稟的俗字。本義:給予穀物) (2) 同本義 [grant grain] 稟,賜谷也。——《說文》 既稟稱事。——《禮記·中庸》。注:“稍食也。” 食聞吏稟當受粥者,或以陳粟。——《漢書·文帝紀》 葬陣亡者,稟其家五歲。——《新唐書·憲宗紀》 (3) 又如:稟贍(指以公糧賑濟百姓);稟谷(官府給予糧食);稟糧(供給糧食);稟食(公家配給糧食) (4) 賦予;給與 [bestow on;give] 稟,予也。——《廣雅》 天稟其性。——《漢書·禮樂志》 (5) 又如:稟質(天資);稟才(天賦的才華);稟分(天賦的資質);稟形(天賦的形貌);稟體(天賦的體質) (6) 承受 [bear] 臣下罔收稟命。——《書·說命》 (7) 又如:稟令(承受命令);稟化(承受天地自然的化育);稟靈(秉受靈秀之氣) (8) 報告 [report] 夏侯惇入帳,稟請夜間口號。——《三國演義》 (9) 又如:稟陳(下級對上級陳述報告);稟牘(對上級有所陳述的文件);稟知(將事情或情況告知尊長) 常用詞組 稟白稟報稟呈稟承稟賦稟赴稟告稟明稟帖稟性稟奏 禀 國語辭典
【午集下】【示】禀·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8 禀 《康熙字典》【午集下】【示】禀·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8 【正字通】俗稟字。 【唐韻】【集韻】【韻會】𠀤力錦切,音懔。【說文】賜穀也。从㐭从禾。【徐曰】公稟賜之也。【廣韻】與也。【增韻】供也,給也,受也。【禮·中庸】旣稟稱事。【歐陽氏曰】古者給人以食,取之倉廩,故因稱稟給,稟食。【前漢·孝文紀】吏稟當受鬻者。【師古註】稟,給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𠀤筆錦切,賓上聲。受命曰稟。【書·說命】臣下罔攸稟令。【傳】稟,受也。毛氏曰:今俗以白事爲稟,古無此義。 又水名。【水經注】長社北界有稟水。 又【集韻】逋鴆切,賓去聲。受也。 【韻會】俗作禀,非。 【卷五】【㐭】 稟 《说文解字》(說文解字未收錄“禀”字頭,請參考“稟”字:)【卷五】【㐭】 『說文解字』 賜穀也。从㐭从禾。筆錦切 『說文解字注』 賜榖也。賜榖曰稟。中庸。旣稟稱事。鄭注周禮宫正、內宰、廩人、掌固皆云。稍食、祿稟也。又司稼注云。賙、稟其艱阨。晉惠帝云。官鼃可給稟。凡若此類。今本多譌爲廩。卽有未譌者、亦皆讀爲力甚切矣。今之廩膳生員、於古當作稟膳。从㐭禾。禾猶榖也。榖𡉄於㐭。周禮所謂以待賙賜、稍食也。凡賜榖曰稟。受賜亦曰稟。引伸之凡上所賦、下所受皆曰稟。左傳言稟命則不威是也。筆錦切。七部。 禀 音韻方言国际音标piŋ˨˩˦ 日语读音KOMEGURA韩语罗马PHWUM现代韩语품越南语bẩm 客家话[陆丰腔] bin3 [客英字典] bin3 [台湾四县腔] bin3 [东莞腔] ben3 [沙头角腔] bin3 [宝安腔] bin3 [海陆腔] bin3 [梅县腔] bin3粤语ban2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禀 字源字形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稟」。
金文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稟 |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