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羹 | ||||||||||||||||||||||||||||||||||||||||||||||||||||||||||
释义 |
次通標 羹 基本解釋基本字義 ● 羹 gēngㄍㄥˉ ◎ 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狀、凍狀食物:~湯。肉~。雞蛋~。 英語 soup, broth 德語 Filmentwickler, Suppe(S) 法語 soupe,bouillon,sauce 羹 詳細解釋詳細字義 ◎ 羹gēng 〈名〉 (1) (會意。從羔,從美。古人的主要肉食是羊肉,所以用“羔”“美”會意,表示肉的味道鮮美。用肉或菜調和五味做成的帶汁的食物。《說文》:“五味和羹。”按:上古的“羹”,一般是指帶汁的肉,而不是湯。“羹”表示湯的意思,是中古以後的事情) (2) 調和五味的湯 [tick soup]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孟子·告子上》 (穎考叔)對曰:“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左傳·隱公元年》 (3) 煮熟帶汁的蔬菜也叫羹 [vegetable soup] 藜藿之羹。——《韓非子·五蠹》 (4) 又如:菜羹(煮熟的菜,加上米屑,古代貧者所食);羹食(羹湯和飯);羹粥(菜羹和稀飯);羹藜(煮野菜羹。泛指飲食粗劣) (5) 湯 [soup] 常用詞組 羹匙 羹 國語辭典名
動
名
【未集中】【羊】羹·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3 羹 《康熙字典》【未集中】【羊】羹·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3 【廣韻】【正韻】古衡切【集韻】【韻會】居行切,𠀤音庚。【說文】作𩱧。五味和羹也。小篆从羔从美。【爾雅·釋器】肉謂之羹。【註】肉臛也。【疏】肉之所作臛名羹。【書·說命】若作和羹,爾惟鹽梅。【傳】鹽咸梅醋,羹須咸醋以和之。【禮·樂記】大羹不和。【註】大羹,肉湇,不調以鹽菜。 又【云仙雜記】史鳳,宣城妓也。待客有差等,最下者不相見,以閉門羹待之。 又【集韻】何庚切,音行。義同。 又【集韻】盧當切,音郞。【韻補】左氏傳,陳蔡不羹。【釋文】音郞。正義曰:古者羹臛之字亦爲郞,故魯頌、楚辭、急就章與楊房漿爲韻。近世獨以爲地名。宋玉招魂:肥牛之腱臑若芳,和酸若苦陳吳羹。◎按說文、小篆俱作羹。《正字通》止收羮,不收羹,則从俗字,而反失正字矣。今增入。羮,俗羹字。見未集。 【】【】 羹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注』 小篆。从羔。从美。此是小篆則知上三字古文、籒文也。不先小篆者、此亦?部之例。 羹 音韻方言国际音标kəŋ˥ 唐代读音gæng日语读音ATSUMONO韩语罗马KAYNG现代韩语갱 客家话[沙头角腔] gang1 [东莞腔] gang1 [梅县腔] gang1 [陆丰腔] gang1 [宝安腔] gang1 [客语拼音字汇] gang1粤语gang1 近代音見母庚青韻平聲陰京小空;中古音見母庚韻平聲庚小韻古行切二等開口;上古音黄侃系统:見母唐部 ;王力系统:見母陽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羹 字源字形字源演變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羮 𢑌 𦎟 𦢹 𦣍 𩱁 𩱋 𩱧 𡙡 𦢋 |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