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參 | ||||||||||||||||||||||||||||||||||||||||||||||||||||||||||||
释义 |
通 參 基本解释基本字義 ● 參 cān ㄘㄢˉ
其他字義 ● 參 shēn ㄕㄣˉ 其他字義 ● 參 cēn ㄘㄣˉ 其他字義 ● 參 sān ㄙㄢˉ 英语 take part in, intervene; ginseng 德语 mitmachen, teilnehmen(V),ungleich, unterschiedlich(Adj) 法语 trois (forme ancienne) 參 國語辭典动
副
名
【子集下】【厶】參·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9 參 《康熙字典》【子集下】【厶】參·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9 〔古文〕 又【玉篇】相謁也。【廣韻】參,承也,覲也。 又【增韻】干與也,參錯也。 又【韻會】三相參爲參,五相伍爲伍。【易·繫辭】參伍以變。【韻會】左傳,自參以上。周禮,設其參。皆謂三相參列也。後世參軍,參謀,參知政事,蓋取此義。 又星名。【前漢·天文志】參爲白虎三星,直者是爲衡石。【註】參三星者,白虎宿中,東西直似稱衡也。 又【唐韻】所今切【集韻】【韻會】【正韻】疏簪切, 又【韻會】叢立貌。【束皙·補亡詩】參參其穡。【論語】立則見其參於前。 又姓。【廣韻】祝融之後。 又人參。藥名。本作薓。 又【唐韻】楚簪切【集韻】【韻會】初簪切, 又【張衡·思 又【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又【正韻】七紺切,音摻。曲名。 又參鼓,亦作摻鼓。 又與三通。【周禮·冬官考工記】 【卷一】【三】 三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未收录“參”字头,请参考“三”字:)【卷一】【三】 『說文解字』 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數。凡三之屬皆从三。弎,古文三从弋。穌甘切文一 重一 『說文解字注』
參 音韵方言国际音标tsʰĄn˥; ʂən˥; tsʰən˥; sĄn˥ 日语读音MAIRU韩语罗马CHAM SAM现代韩语삼 참越南语tham 客家话[海陆腔] cam1 [东莞腔] cam1 sem1 [梅县腔] sem1 sem3 sem5 cam1 [宝安腔] cam1 | sem1 [客英字典] cam1 sem1 [台湾四县腔] cam1 [客语拼音字汇] cam1 sem1 [陆丰腔] cam1 sem1 [梅县腔] sem1粤语caam1 cam1 saam1 sam1潮州话〖cam1(tsham)[澄海]cang1〗 〖siam1(siam)[澄海]siang1[揭阳、潮阳]sim1〗 〖san1(saⁿ)〗 近代音審母侵尋韻 平聲陰森小空;清母監鹹韻平聲陰參小空;中古音審生母侵韻平聲森小韻所今切三等開口;穿初母侵韻平聲嵾小韻楚簪切三等開口;清母覃韻平聲參小韻倉含切一等開口;心母談韻平聲三小韻蘇甘切一等開口;清母勘韻去聲謲小韻七紺切一等開口;上古音黄侃系统:清母覃部 ;心母覃部 ;心母覃部 ;清母覃部 ;王力系统:清母侵部 ;心母侵部 ;山母侵部 ;初母侵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參 字源字形字源演变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异体字 |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