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词语:

 

词条
释义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máo

ㄇㄠˊ

部首

部外0

總筆畫5

𢦧𢦵𢧟𥍤𥍥𥎠𨥨𨦜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77DB

右上包围结构

54523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cbtr|cnht

ninh

xsim

17222

拼音máo

注音ㄇㄠˊ

部首部外 0總筆劃 5

統一碼 77DB筆順 54523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máo

〈名〉

(1) (象形。金文字形,是古代用來刺殺敵人的進攻性武器。本義:長矛) 同本義 [spear lance;pike]

矛,酋矛也。建於兵車,長二丈,象形。——《說文》。按,矛者,刺兵也,其飾縣毛羽,兵車左人持弓,右人持矛,中人御。又有夷矛者,長二丈四尺,兵車所不建,不常用。

二矛重英。——《詩·鄭風·清人》

二矛重喬。

脩我戈矛。——《詩·秦風·無衣》

進矛戟者。——《禮記·曲禮》

操戈執矛。——《周書·王會》

矛若林立。——· 邵長蘅《青門剩稿》

(2) 又如:矛戈(矛與戈。攻擊;指責);矛弧(矛與弓。泛指兇器);矛子(梭鏢。裝有長柄的雙刃單尖刀);矛戟(矛和戟。泛指兵器);矛叉(月牙鏟);矛舛(矛盾,乖謬);矛戟(矛盾。矛與盾)

常用詞組


矛盾矛頭

國語辭典

ㄇㄠˊmáo
  1. 古代一種直刺兵器。長柄,有青銅或鐵製的利刃。如:「長」。《文選·枚乘·七發》:「白刃磑磑,戟交錯。」《三國演義·第二八回》:「隨即披挂持上馬,引一千餘人,逕出北門。」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矛」 戈冬簋西周中期集成4322「矛」 秦1.5「矛」 說文古文「矛」 睡.法85「矛」
「矛」 越王州句矛戰國早期集成11535「矛」 仰25.18「矛」 說文‧矛部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𢦧
𢦵
𢧟
𥍤
𥍥
𥎠
𨥨
𨦜
随便看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Sdic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7 6: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