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瑱 | ||||||||||||||||||||||||||||||||||||||||||||||||||||||||||
释义 |
瑱 基本解釋基本字義 ● 瑱 tiàn ㄊㄧㄢˋ
其它字義 ● 瑱 zhèn ㄓㄣˋ ◎ 鎮壓坐席的玉器:玉~。 英語 a gem used as ear plug; a jade earring 法語 bouchon d'oreille en jade 瑱 詳細解釋詳細字義 ◎ 瑱tiàn 〈名〉 古人冠冕上分垂於兩耳側的玉飾;美玉 [jade] 瑱,似玉充耳也。從玉,真聲。——《說文》。按,天子以玉,諸侯以石,字亦作磌。 玉之瑱也。——《詩·鄘風·君子偕老》。箋:“塞耳也。” 玉瑱——《周禮·弁師》 瑱用白纊。——《儀禮·士喪禮》 角瑱。——《禮記·檀弓》 其又以規爲瑱也。——《國語·楚語》 詞性變化 ◎ 瑱tiàn 〈動〉 通“填”。充填。[fill;stuff] 金精玉英瑱其裏,瑤珠怪石琗其表。——晉 郭璞 《江賦》 目作宴瑱飽,腹作宛惱飢。——《樂府詩集•清商曲辭六•西烏夜飛二》 基本詞義 ◎ 瑱zhèn 〈名〉 通“鎮”。壓物用的玉器。 [ballast;weight] 瑤席兮玉瑱,盍將把兮瓊芳。 ——《楚辭•九歌•東皇太一》王逸 注:“瑱,一作鎮。” 洪興祖 補註:“瑱,壓也,音鎮。” 蔣驥 注:“玉瑱,所以壓席者。” 瑱 國語辭典名
動
【午集上】【玉】瑱·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0 瑱 《康熙字典》【午集上】【玉】瑱·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0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又【廣韻】玉名。【江淹·雜體詩】巡華過盈瑱。【註】盈瑱,盈尺之玉也。 又【郭璞·江賦】金精玉英,瑱其裏。【註】瑱,他見反。瑱,謂文采相雜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陟刃切【正韻】之刃切, 又玉名。【周禮·秋官·小行人】王用瑱圭。【釋文】瑱,宜作鎭音。【楚辭·九歌】瑤席兮玉瑱。【註】瑱,音鎮。 又人名。【正韻】唐將來瑱。 又【集韻】他典切,音腆。玉也。 又堂練切,音電。玉名。 又【正韻】之人切,音眞。同鎭。 又玉充耳。 又音田。【後漢·班固傳】雕玉瑱以居楹,裁金璧以飾璫。【註】廣雅曰:瑱,音田。礩也。 又【 【卷一】【玉】 瑱 《说文解字》【卷一】【玉】 『說文解字』 以玉充耳也。从玉眞聲。《詩》曰:“玉之瑱兮。” 『說文解字注』
瑱 音韻方言国际音标tʰiæn˥˧; tʰiæn˧˥; tʂən˥˧ 日语读音MIMIDAMA韩语罗马CEN现代韩语전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ien5 [客英字典] tien5 [海陆腔] tien5 [梅县腔] tien5粤语tin3 zan3 近代音中古音知母震韻去聲鎭小韻陟刄切三等開口;透母霰韻去聲瑱小韻他甸切四等開口;上古音黄侃系统:透母先部 ;端母先部 ;王力系统:透母真部 ;端母真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瑱 字源字形字源演變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異體字 |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