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門 (北京朝陽門)
朝陽門位於北京市,元稱齊化門,門內九倉之糧皆從此門運至,故甕城門洞內刻有穀穗一束,逢京都填倉之節日,往來糧車絡繹不絕。“朝陽谷穗”爲南糧北運的第一位喜迎神。朝陽門形制與崇文門略同,面闊五間,通寬31.35米,進深三間,通進深19.2米;樓連臺通高32米;箭樓形制略與宣武門同,面闊七間,通寬32.5米,進深三間,通進深25米。古時爲進京的交通要道,1915年經過一次拆除,1956年徹底拆除,成爲歷史的一個影子。東面的兩座城門被該稱朝陽門和東直門。朝陽門是漕糧出入的城門,京城百姓的口糧基本均來源於此。但是,現在老人們仍有叫它"齊化門"的,有時也被訛稱之“奇貨門”,大概是以前打南方來的奇珍異寶都要從此過的原因吧。走糧車,所以,朝陽門的城門洞頂上,刻着一個穀穗兒。糧食進了朝陽門,就存放在附近的糧倉之中。現在朝陽門內的地名還有“祿米倉”、“海運倉”、“新太倉”等,那都是當年存放官糧的倉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