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國
江國爲殷商至春秋時期中原民系在河南一帶建立的一個諸侯國。國名又作“鴻國”、“邛國”,古讀“gāng”音。這個國家以“鴻鳥”做爲圖騰。據《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等所載,江元仲,名恩成,字元仲,爲伯益之三子,侍夏帝啓爲大理(主掌刑名之官),公元前1101年受封於江邑,並建立了江國。周代江國國都則位於今河南正陽縣東南、淮水北岸1公里。這裏發現有江國故城,平面長方形面積約17.5萬平方米,時代爲東周至漢代。春秋中期的35年間,江國採取或聯姻、會盟的方式,先依附於楚國,以圖復興。後又與齊、宋伐楚。在東周時,江國位於楚、齊、宋等大國之間,又常受淮河水患侵擾,一直沒能發展起來。公元前624年,楚穆王出兵伐江,晉國出兵爲江國解圍;次年,楚再次出兵,江國勢孤力弱,援軍不繼,終被楚滅。江國國君貞帶領族人外逃,爲紀念故國,國人以江爲姓。從江濟受封,到江貞國滅改姓,江國共存十七君近500年。江國後被楚國所滅後,一部分江人被楚國強遷於楚國內地的江亭,今湖北江陵南的江北,成爲楚的臣民;一部分江人北逃入陳國,今河南準陽地區,後由淮陽爲中心向四方散遷,其中一支向東北方遷移到齊魯大地。其後子孫以國名爲氏,稱江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