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杏 | ||||||||||||||||||||||||||||||||||||||||||||||||||||||||
释义 |
常通標 杏 基本解釋基本字義 ● 杏 xìng ㄒㄧㄥˋ ◎ 落葉喬木,葉卵形,花白色或淡紅色,果實稱“杏兒”、“杏子”,酸甜,可食:~仁兒。~黃。 英語 apricot; almond 德語 Aprikose, Marille (lat: Prunus armeniaca)(S, Bio) 法語 abricot,abricotier 杏 詳細解釋詳細字義 ◎ 杏xìng 〈名〉 (1) 木名。杏樹 [apricot;almond]。一種落葉喬木,葉子寬卵形,花單性,白色或粉紅色,果實圓形,成熟時黃紅色,味酸甜 杏,杏果也。從木,可省聲。——《說文》。按,尚省聲。 五沃之土,其木宜杏。——《管子》 孔子遊緇帷之林,坐杏壇之上。——《莊子》 桃李梅杏,楂梨薑桂。——《禮記·內則》 (2) 又如:杏苑(杏樹園林;泛指新科進士遊宴處);杏林(見杏田典故。以杏林代指良醫,並以“杏林春滿”、“譽滿杏林”等稱頌醫術高明);杏林得意(借指進士及第) (3) 杏花 [apricot flower] 桃未芳菲杏未紅,衝寒先喜笑東風。——《紅樓夢》 (4) 又如:杏雨(杏花雨);杏腮(指杏花);杏裝(杏花的裝扮。指粉紅色);杏殤(杏的花苞凋落。喻嬰兒夭折);杏靨(指杏花) (5) 杏仁 [apricot kernel] 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清明日憶諸弟》 (6) 又如:杏丹(方士以杏仁爲主要原料所制的一種成藥。傳說食之能令人顏色美好);杏酪(杏仁粥。古代多爲寒食節食品) 常用詞組 杏仁杏仁餅杏壇杏子 杏 國語辭典名
【辰集中】【木】杏·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3 杏 《康熙字典》【辰集中】【木】杏·康熙筆画:7 ·部外筆画:3 【唐韻】【正韻】何梗切【集韻】【韻會】下梗切, 又【周禮·司爟註】夏取棗杏之火。 又【左思·吳都賦·李善註】平仲果,其實如銀。一名銀杏。 又北杏,地名。【春秋·莊十三年】齊侯會於北杏。 又【神仙傳】廬山有杏林,董奉故里。 【卷六】【木】 杏 《说文解字》【卷六】【木】 『說文解字』 果也。从木,可省聲。何梗切 『說文解字注』
杏 音韻方言国际音标ɕiŋ˥˧ 唐代读音hæ̌ng日语读音ANZU韩语罗马HAYNG现代韩语행越南语hạnh 客家话[东莞腔] hen3 [沙头角腔] hen5 [客英字典] hen5 [台湾四县腔] hen5 [梅县腔] hen5 [海陆腔] hen6 [客语拼音字汇] hen4 [陆丰腔] hem6 [宝安腔] hen3粤语hang6潮州话hêng6(hĕng) [潮阳]kêng6(khĕng) 近代音曉母庚青韻去聲杏小空;中古音匣母梗韻上聲杏小韻何梗切二等開口;上古音黄侃系统:匣母唐部 ;王力系统:匣母陽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杏 字源字形字源演變
甲骨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