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捧 | ||||||||||||||||||||||||||||||||||||||||||||||||||||||||||
释义 |
常通標 捧 基本解釋基本字義 ● 捧 pěngㄆㄥˇ
英語 hold up in two hands 德語 etwas mit,in beiden Händen halten 法語 tenir à deux mains,flatter 捧 詳細解釋詳細字義 ◎ 捧pěng 〈動〉 (1) (形聲。從手,奉聲。本義:兩手承託。古多作“奉”) (2) 同本義 [carry or hold in both hands] 捧,兩手承也。——《廣韻》 捧饋而哭。——《穆天子傳》。注:“捧,兩手持也。” 捧土以塞孟津,多見其不知量也。——《後漢書·朱浮傳》 君與康先生捧詔慟哭。—— 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兩手捧頭及劍奉之。——晉· 幹寶《搜神記》 (3) 又如:捧戴(託舉;扶擁);捧腳(捧承他人的腳。形容隨從衆多);捧檄(接受詔書爲官就任);捧頭鼠竄(形容抱頭而逃、狼狽至極);捧茗(端茶) (4) 拱手 [cup one's hands]。如:捧手(拱手);捧袂(猶拱手) (5) 掬 [scoop]。如:捧起水來喝了一大口 (6) 代人吹噓或奉承、擁戴別人 [praise;support]。如:捧日(擁戴帝王。舊時以日喻帝王) (7) 簇擁 [environ]。如:捧擁(簇擁);捧心西子(比喻白海棠的嬌弱柔美) 詞性變化 ◎ 捧pěng 〈量〉 用於兩手能捧的東西 [double handful]。如:兩捧豆子 常用詞組 捧杯捧場捧到天上捧讀捧腹捧腹大笑捧角,捧角兒捧上天捧託 捧 國語辭典動
名
【卯集中】【手】捧·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捧 《康熙字典》【卯集中】【手】捧·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唐韻】【韻會】敷唪切【集韻】撫勇切, 又掬也。或作 又【集韻】父勇切,縫上聲。承也。與奉同。 又【集韻】符容切,音逢。奉也。與捀同。 【卷三】【𠬞】 奉 《说文解字》(說文解字未收錄“捧”字頭,請參考“奉”字:)【卷三】【𠬞】 『說文解字』 承也。从手从廾, 『說文解字注』
捧 音韻方言国际音标pʰəŋ˨˩˦ 唐代读音piǒng日语读音SASAGERU韩语罗马PONG现代韩语봉越南语bổng 客家话[客英字典] bung3 [沙头角腔] bung3 [梅县腔] bung3 [海陆腔] bung3 [客语拼音字汇] bung3 [陆丰腔] bung3 [东莞腔] bung3 [宝安腔] bung3 [台湾四县腔] bung3粤语bung2 fung2 pung2 近代音非母東鍾韻上聲捧小空;中古音敷母腫韻上聲捧小韻敷奉切三等合口;上古音黄侃系统:滂母東部 ;王力系统:滂母東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捧 字源字形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奉」。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異體字 |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