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词语:

 

词条
释义

拼音

注音

部首

异体字

ㄆㄚˋ

部首

部外4

总笔画7

帕袙袹𢁡

统一码

字形分析

笔顺

基本区 U+5E0A

左右结构

2525215

五笔

仓颉

郑码

四角

mhcn

lbau

liyi

47217

拼音

注音ㄆㄚˋ

部首部外 4总笔画 7

统一码 5E0A笔顺 2525215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名〉

(1) 两幅宽的帛 [silks in double width]

帊,帛三幅曰帊。——《说文新附》郑珍新附考:“三者二之误”

(2) 头巾 [scarf;kerchief]。如:帊头(幞头)

(3) 巾帕 [handkerchief]

棋者不信,以帊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三国志·魏志》

(4) 道士所披之衣 [Taoist priest’s robe]

见其散发被黄巾帊。——《南史·隐逸传上》

(5) 覆盖物品的巾 [a piece of cloth(used as a cover)]

以黄纹帊蔽之。——《太平广记》

國語辭典

ㄆㄚˋ
  1. 用二幅或三幅帛拼成的大巾。《广韵·去声·祃韵》:「《通俗文》曰:『帛三幅曰。』」《南史·卷八·梁本纪》:「梁王詧使以布缠尸,敛以蒲席。」

  2. 幞,即头巾。《广韵·去声·祃韵》:「幞。」

  3. 帐子。元·周伯琦《六书正譌·卷四·祃韵》:「,一曰帐也。」

  4. 手巾。《三国志·卷二一·魏书·王粲传》:「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通「帕」。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帊」 說文‧巾部「帊」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𢁡
随便看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Sdic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4 9: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