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唆 | ||||||||||||||||||||||||||
释义 |
次通标 唆 基本解释基本字义 ● 唆 suōㄙㄨㄛˉ ◎ 挑动别人去做坏事:~使。教(jiào )~。调(tiáo)~。 英语 make mischief, incite, instigate 德语 animieren, anspornen 法语 semer la discorde 唆 详细解释详细字义 ◎ 唆suō 〈动〉 (1) (形声。本义:怂恿人做坏事) (2) 同本义 [abet sb. to do evil;instigate] 怎禁猪八戒气不忿,在旁漏八分儿唆嘴道“师父,说起这个女子,他是此间农妇,…却怎么栽他是个妖怪?——《西游记》 (3) 又如:唆讼(教唆诉讼的简称);唆教(挑拨;唆弄);唆掇(撺掇;怂恿);唆犯(调唆;撺掇);唆哄(教唆哄骗);唆激(教唆挑动);唆冷(挑拨,使疏远、冷漠);唆说(挑拨);唆送(挑拨;教唆);唆诱(挑动诈骗);唆摆(调唆摆布);唆嘴(摆弄口舌);唆拨(教唆挑拨);唆诈(教唆哄骗);唆毒(狠毒地挑拨);唆令(唆使) (4) 〈方〉∶用嘴吮吸 [suck] 吃剩的桃核他也舍不得扔,又用嘴唆了一遍 (5) 犹噀。喷 [spurt] 被先生咬破中指,向西唆了,狂风起,楚兵三人都在阵中。——《七国春秋平话》 (6) 〈方〉∶咬。谓将口凑近 [bite] 吴妈重复又唆着耳根叮嘱了她一番话。—— 方光焘《疟疾》 常用词组 唆弄唆使 唆 國語辭典动
形
【丑集上】【口】唆·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7 唆 《康熙字典》【丑集上】【口】唆·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7 【廣韻】【集韻】【韻會】蘇禾切【正韻】桑何切, 又【正字通】俗云使唆。 又【集韻】數化切,音傻。與誜同。枉也。詳言部誜字註。 唆 音韵方言国际音标suo˥ 日语读音SOSONOKASU韩语罗马SA现代韩语사 客家话[海陆腔] so1 so2 [梅县腔] so1 [台湾四县腔] so1 so2 [客英字典] so1 [宝安腔] so1 [客语拼音字汇] so1 [东莞腔] so1粤语so1潮州话so1 官话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唆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异体字 |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