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词语:
词条
「犛」說文小篆
释义
小篆,又稱秦篆,作為秦始皇制定推行的“書同文”政策的一部分,以秦國本國的篆文為基礎,增損後代替了原先六國所使用的大篆。
返回「犛」字
「犛」
說文‧犛部
参考索引
漢語大字典(遠東圖書公司),冊.頁.字:3.1818.5
漢語大字典(建宏出版社),頁.字:764.4
康熙字典(中華書局),頁.字:0704.07
中文大辭典(中華學術院),冊.編號:6.20620
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卷.部首.頁:2上.犛.30
說文解字詁林正補合編(鼎文書局),冊.頁:2.1088
說文新證(藝文印書館),冊頁:上82
說文新證(福建人民出版社),頁:92
許慎:《說文解字》〈香港:中華書局,1972年〉
楊家駱主編:《說文解字詁林正補合編》(全十二冊)〈臺北:鼎文書局,1994年〉
徐中舒:《遠東.漢語大字典》(全八冊)〈臺北:遠東圖書公司,1991年〉
随便看
吭咽
吭哧
吭唧
吭唷
吭啷
吭嗌
吭嗓
吭嗤
吭声
吭气
吭氣
吭聲
吭臆
吭首
吮
吮卒
吮取
吮吸
吮吸式口器
吮咂
吮喋
吮嘬
吮墨
吮毫
吮疮
𫖼
𫖽
𫖾
𫗀
𫗁
𫗄
𫗅
𫗆
𫗇
𫗉
取乐
取乱侮亡
取乱存亡
取予
取予有节
取代
取会
取信
取信于人
取信于民
𤡛
𤡜
𤡝
𤡞
𤡟
𤡠
𤡡
𤡢
𤡣
𤡤
𫺊
𫺋
𫺌
𫺍
𫺎
𫺏
𫺐
𫺑
𫺑
𫺒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Sdic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10/23 10:5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