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词语:
词条
二十四司
释义
条目
二十四司
拼音
èr shí sì sī
注音
ㄦˋ ㄕㄧˊ ㄙˋ ㄙ
二十四司
词语解释
解释
对古代中央六部每部分设四司的统称。其制始于
隋
,统辖于尚书省,
唐
因之,各司名称不尽相同。
对
隋炀帝
时宫中六局每局各设四司的统称。分掌宫中诸事。
二十四司
网络解释
二十四司
二十四司:唐宋时期,负责具体行政事务和政令执行的尚书省分六部,其最高长官为尚书令(正二品),副长官为仆射(从二品),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其下六部尚书为正三品,六部副长官称侍郎(从三品),以下分司(曹),正副长官分别为从五品、从六品(即当今司局级)。六部下面有分设二十四司,处理相应的各项具体行政事务。
随便看
扶拨
扶拱
扶持
扶挈
扶挟
扶挮
扶挽
扶挾
扶捏
扶掖
扶接
扶揑
扶搊
扶搖
扶搖直上
扶搖萬里
扶携
扶摇
扶摇万里
扶摇直上
扶摶
扶撥
扶擁
扶攜
扶支
䄣
䄤
䄥
䄦
䄩
䄪
䄫
䄬
䄭
䄮
关睢
关碍
关税
关笺
关籥
关系
关紧
关繻
关综
关联
峻垝
峻壁
峻宇
峻宇彫墙
峻宇雕墙
峻密
峻层
峻岑
峻岨
峻岫
𮇂
𮇃
𮇄
𮇅
𮇆
𮇇
𮇈
𮇈
𮇈
𮇉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Sdic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11/16 10: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