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词语:
词条
二十四司
释义
条目
二十四司
拼音
èr shí sì sī
注音
ㄦˋ ㄕㄧˊ ㄙˋ ㄙ
二十四司
词语解释
解释
对古代中央六部每部分设四司的统称。其制始于
隋
,统辖于尚书省,
唐
因之,各司名称不尽相同。
对
隋炀帝
时宫中六局每局各设四司的统称。分掌宫中诸事。
二十四司
网络解释
二十四司
二十四司:唐宋时期,负责具体行政事务和政令执行的尚书省分六部,其最高长官为尚书令(正二品),副长官为仆射(从二品),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其下六部尚书为正三品,六部副长官称侍郎(从三品),以下分司(曹),正副长官分别为从五品、从六品(即当今司局级)。六部下面有分设二十四司,处理相应的各项具体行政事务。
随便看
孖舲艇
孖蟲
字
字义
字书
字乳
字人
字体
字例
字债
字債
字元
字典
字典紙
字典纸
字养
字劄
字势
字勢
字匠
字印
字句
字史
字号
字块
𥱇
𥱈
𥱉
𥱊
𥱋
𥱌
𥱍
𥱎
𥱏
𥱐
右揆
右族
右派
右翦左屠
右翼
右耳
右舷
右袒
右趾
右辖
到盆钱
到眼
到老
到耳
到职
到达
到错
到顶
刱
刲
𢐩
𢐪
𢐫
𢐬
𢐭
𢐮
𢐯
𢐰
𢐱
𢐲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Sdic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11/17 0: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