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词语:
词条
二十四司
释义
条目
二十四司
拼音
èr shí sì sī
注音
ㄦˋ ㄕㄧˊ ㄙˋ ㄙ
二十四司
词语解释
解释
对古代中央六部每部分设四司的统称。其制始于
隋
,统辖于尚书省,
唐
因之,各司名称不尽相同。
对
隋炀帝
时宫中六局每局各设四司的统称。分掌宫中诸事。
二十四司
网络解释
二十四司
二十四司:唐宋时期,负责具体行政事务和政令执行的尚书省分六部,其最高长官为尚书令(正二品),副长官为仆射(从二品),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其下六部尚书为正三品,六部副长官称侍郎(从三品),以下分司(曹),正副长官分别为从五品、从六品(即当今司局级)。六部下面有分设二十四司,处理相应的各项具体行政事务。
随便看
𫯾
𫯿
𫰀
𫰁
𫰂
𫰃
𫰄
𫰅
𫰆
贪嘴
贪囊
贪图
贪图安逸
贪垢
贪墨
贪墨成风
贪墯
贪壑
贪声
贪声逐色
贪多务得
贪多嚼不烂
贪大求洋
贪天
贪天之功
瓞
瓟
瓠
瓡
瓢
瓣
瓤
瓥
瓦
瓧
微察秋毫
微小
微尰
微弱
微径
微徐
微忱
微恉
微文深诋
微显阐幽
疤瘌眼儿
疤瘢
疥
疥壁
疥搔
胆囊
胆囊炎
胆固醇
胆土
胆壮
𰥏
𰥏
𰥐
𰥑
𰥒
𰥓
𰥔
𰥕
𰥖
𰥗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Sdic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9/13 5:5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