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词语:
词条
二十四司
释义
条目
二十四司
拼音
èr shí sì sī
注音
ㄦˋ ㄕㄧˊ ㄙˋ ㄙ
二十四司
词语解释
解释
对古代中央六部每部分设四司的统称。其制始于
隋
,统辖于尚书省,
唐
因之,各司名称不尽相同。
对
隋炀帝
时宫中六局每局各设四司的统称。分掌宫中诸事。
二十四司
网络解释
二十四司
二十四司:唐宋时期,负责具体行政事务和政令执行的尚书省分六部,其最高长官为尚书令(正二品),副长官为仆射(从二品),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其下六部尚书为正三品,六部副长官称侍郎(从三品),以下分司(曹),正副长官分别为从五品、从六品(即当今司局级)。六部下面有分设二十四司,处理相应的各项具体行政事务。
随便看
艾蕭
艾虎
艾衣
艾褐
艾豭
艾酒
艾韠
艾餻
艾髮
艿
艿稗
芀
芁
节
节上
节上生枝
节下
节丧
节中
节中长节
节义
节乐
节事
节亮
节人
𨙼
𨙽
𨙾
𨙿
𨚀
𨚁
𨚂
𨚃
𨚄
𨚅
通类
通红
通纽
通经
通综
通缄
通缉
通职
通联
通胧
研鞫
砕
砖
砖位
砖匠
砖厂
砖口
砖块
砖坯
砖塔
食出
食刀
食刀
食刃
食刃
食分
食切
食刑
食割
食力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Sdic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3 18: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