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 (廣東省轄地級市)
河源,別稱槎城,位於廣東省東北部、東江中上游,東接梅州市、汕尾市,南鄰惠州市,西連韶關市,北與江西省贛州市交界,屬廣東東江流域的客家地區。全市面積1.58萬平方公里。河源是京九鐵路進入廣東省的第一個城市,又是廣東省擁有鐵路最長的城市;京九鐵路、廣梅汕鐵路、105國道、205國道、粵贛高速構築了河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是粵東北重要的交通樞紐。1988年1月7日撤縣設市,1992年8月河源市經國務院批准列入沿海經濟開放區,成爲既可享受山區優惠政策,又可享受沿海開放區優惠政策的地區。2015年9月擁有地方立法權。河源是純客家人聚居的地區之一,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也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有“客家古邑,萬綠河源”美譽。河源是東江菜的主要流行地,“客家釀豆腐”、“東江鹽焗雞”、“客家釀豬紅”、“客家菜卷”、“梅菜扣肉”等名揚海外。河源客家民間藝術主要有:客家山歌、花朝戲、舞龍、舞獅、舞春牛、舞紙馬、打功夫、雜技等。河源每個縣區都有客家歌舞團,紫金縣的客家花朝戲被列爲“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連平縣的忠信花燈被評爲“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龍川縣的雜技團是全國首個縣級雜技團,和平縣的採茶劇團有着漢劇和採茶劇相結合的戲韻。截至2015年4月,河源恐龍博物館出土和館藏的恐龍蛋化石已達17000多枚,河源由此成爲中國乃至全球館藏恐龍蛋化石數量最多的地方。2017年10月,被授予國家園林城市。河源 (漢語典故)
河源,典故名,典出《山海經·北山經》、《史記》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傳〉。亦作“ 河原 ”。 河流的源頭。古代特指 黃河 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