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缶 | ||||||||||||||||||||||||||||||||||||||||||||||||||||||||||
释义 |
通標 缶 基本解釋基本字義 ● 缶 fǒuㄈㄡˇ ◎ 古代一種大肚子小口兒的盛酒瓦器。 英語 earthen crock or jar; rad. 121 德語 Fou(Mus) 法語 poterie,121e radical 缶 詳細解釋詳細字義 ◎ 缶fǒu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午”字,即“杵”。下面是“缶”的本體。“杵”是棒子,可用來製坯。“缶”又是秦樂器,“杵”可以敲擊成曲。本義:瓦器, 圓腹小口,用以盛酒漿等) (2) 盛酒漿的瓦器。大腹小口,有蓋。也有銅製的 [earthen jar with big belly and small mouth] 缶,瓦器所以盛酒漿,秦人鼓之以節歌。象形。——《說文》 盎謂之缶。——《爾雅》 貳用缶。——《易·坎》 以二缶鐘惑。——《莊子·天地》。按,鍾聚也。 有孚盈缶。——《易·比》。鄭注:“汲器。” 坎其擊缶。——《詩·陳風·宛丘》 擊甕叩缶。——《史記·李斯傳》 五獻之尊,門外缶,門內壺。——《禮記·禮器》 (3) 汲水的瓦器 [earthware for sucking water] 具綆缶,備水器。——《左傳·襄公九年》 (4)[考古]∶一種陶瓷樂器 [ fou ,a clay musical instrument] 不鼓缶而歌。——《易·離》 詞性變化 ◎ 缶fǒu 〈量〉 (1) 一種古容量單位,等於十六鬥。一說三十二斗 [ fou ] 藪二有半謂之缶,缶二謂之鐘。——《小爾雅》 (2) 又如:缶米(一缶的米。即十六鬥米) 缶 國語辭典名
【未集中】【缶】缶·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0 缶 《康熙字典》【未集中】【缶】缶·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0 【廣韻】方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俯九切, 又【坎卦】樽酒簋貳用缶。【註】瓦缶之器。 又【離卦】不鼓缶而歌。【前漢·楊惲傳】仰天撫缶。【註】缶,瓦器也。 又【小爾雅】 又【前漢·高帝紀】上破布軍於會缶。【註】蘇林曰:音 又【正字通】宥韻,讀若覆,義同。○按諸韻書無去聲。 【卷五】【缶】 缶 《说文解字》【卷五】【缶】 『說文解字』 瓦器。所以盛酒 『說文解字注』
缶 音韻方言国际音标fou˨˩˦ 日语读音HOTOGI韩语罗马PWU现代韩语부越南语phẫu 客家话[海陆腔] feu3 fui2 [客英字典] fui2 [台湾四县腔] feu3 fi2 [梅县腔] feu3 [宝安腔] fiu3 [客语拼音字汇] feu3粤语fau2 近代音非母蕭豪韻上聲缶小空;中古音非母有韻上聲缶小韻方久切三等開口;上古音黄侃系统:幫母蕭部 ;王力系统:幫母幽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缶 字源字形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異體字 |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