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騰 (物理學名詞)
沸騰是指液體受熱超過其飽和溫度時,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劇烈汽化的現象。不同液體的沸點不同。即使同一液體,它的沸點也要隨外界的大氣壓強的改變而改變。同時,這個詞語也引申出了許多不同的意思,最常見的是表現人羣的激動與興奮。沸水被用作通過殺死可能存在的微生物使其飲用的方法。 不同微生物對熱量的敏感性有所不同,但是如果將水保持在70°C(158°F)10分鐘,許多生物就會被殺死,但有些生物更耐熱。 梭菌孢子可以經受這種治療,但是由於這種微生物引起的感染不是水傳播的,所以這不是問題。沸騰也用於烹飪。適合煮沸的食物包括蔬菜,澱粉食品如米飯,麪條和土豆,雞蛋,肉類,醬料,湯和湯。 作爲烹飪方法,它很簡單,適合大型烹飪。 可以給肉類或家禽做長時間,慢的烹飪,並生產營養豐富的原料。 缺點包括水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損失。 商業製作的食品有時被包裝在聚乙烯袋中,作爲“煮沸的”產品出售。沸騰 (漢語詞語)
沸騰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 fèi téng ],釋義:1.水波翻涌;2.比喻議論激烈;3.形容聲勢猛烈;4.比喻社會動亂;5.比喻聲音喧鬧;6.比喻情緒高漲或事物的蓬勃發;7.液體到達一定溫度時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的劇烈氣化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