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词语:

 

词条
释义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yīng

ㄧㄥ

部首

部外17

總筆畫23

簡體

嬰缨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7E93

左右结构

5544442511134251113453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xmmv

vfbcv

zllz

26944

拼音yīng

注音ㄧㄥ

部首部外 17總筆劃 23

統一碼 7E93筆順 55444425111342511134531

國語辭典

ㄧㄥyīng
  1. 繫帽的帶子。《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淳于髡傳》:「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索絕。」《聊齋志異·卷七·金和尚》:「細革靴者,皆鳥集鵠立。」

  2. 綵帶。《儀禮·士昏禮》:「主人入,親說婦之。」漢·鄭玄·注:「婦人十五許嫁,笄而禮之,因著,明有繫也,蓋以五采為之,其制未聞。」

  3. 馬腹前的皮帶。《周禮·春官·巾車》:「錫樊十有再就。」漢·鄭玄·注:「,今馬鞅,王路之樊及皆以五采罽飾之。」

  4. 用線、繩、毛等做成像穗子的裝飾物。如:「長槍上紮著紅纓子。」《水滸傳·第三回》:「史進頭戴白范陽氈大帽,上撒一撮紅。」

  5. 蘿蔔、芥菜等植物的莖和葉子。如:「蘿蔔纓子」、「芥菜兒」。

  6. 繩索。《漢書·卷六四下·終軍傳》:「軍自請:『願受長,必羈南越王而致之闕下。』」

  1. 繫。《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雖假容於江皋,乃情於好爵。」唐·柳宗元〈乞巧文〉:「乃弁束衽,促武縮氣。」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纓」 郭.老乙.5「纓」 說文‧糸部「纓」「缨」「纓」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随便看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Sdic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22 0: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