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枸 | ||||||||||||||||||||||||||||||||||||||||||||||||||||||||||
释义 |
通標 枸 基本解釋基本字義 ● 枸 jǔ ㄐㄩˇ ◎ 〔~櫞〕a.常綠小喬木或大灌木,有短刺。果實長圓形,黃色,有香氣,果皮可入藥或提製芳香油;b.這種植物的果實。均亦稱“香櫞”。 其它字義 ● 枸 gǒu ㄍㄡˇ
英語 kind of aspen found in Sichuan 法語 citronnier de Médie,goji chinois,Lycium chinense,Citrus medica,cédratier,Cédrat 枸 詳細解釋詳細字義 ◎ 枸gōu 〈名〉 盤錯的樹根 [twisted roots] 故枸木必將待櫽栝烝矯然後直。——《荀子·性惡》 有木,青葉紫莖,…,下有九枸,其實如麻,其葉如芒。——《山海經》 詞性變化 ◎ 枸gōu 〈形〉 (1) 通“鉤”。彎曲 [crooked;curved] 故枸木必將待櫽括烝矯然後直。——《荀子·性惡》 (2) 另見 gǒu;jǔ 常用詞組 枸橘 基本詞義 ◎ 枸gǒu 另見 gōu;jǔ 常用詞組 枸杞 基本詞義 ◎ 枸jǔ 〈名〉 (1) 植物名,即蔞葉 [betel]。胡椒科,藤本,近木質。葉互生,大而厚,卵狀長圓形。漿果肉質,綠黃色,葉可入藥。如:枸醬(即“蒟醬”);枸櫞(即“香櫞”)。枳枸,即拐棗 [raisin tree] 南山有枸。——《詩·小雅》 (2) 另見 gōu;gǒu 枸 國語辭典
形
【辰集中】【木】枸·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枸 《康熙字典》【辰集中】【木】枸·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唐韻】【韻會】俱羽切【集韻】果羽切【正韻】居許切, 又【正韻】忌遇切。義同。 又【唐韻】【集韻】古后切【韻會】【正韻】舉后切, 又【集韻】【類篇】【韻會】 又【集韻】恭于切【韻會】舉朱切, 又【韻會】權俱切,音劬。【山海經】下有九枸。【郭註】盤錯也。 又斷木。見株字註。 【卷六】【木】 枸 《说文解字》【卷六】【木】 『說文解字』 木也,可爲醬。出蜀。从木句聲。俱羽切 『說文解字注』
枸 音韻方言国际音标tɕy˨˩˦; kou˨˩˦ 日语读音HIIRAGI KARATACHI MAGARU韩语罗马KWU现代韩语구越南语cú 客家话[梅县腔] geu3 [台湾四县腔] kieu3 gi3 [客语拼音字汇] geu3 [海陆腔] kieu3 gi3 [客英字典] geu3 geu1 gi1 [宝安腔] giu3粤语gau2 geoi2潮州话ge2(kúr) [潮阳]gu2 (kú) ,gao2(káu) gao1(kau) 近代音見母尤侯韻上聲狗小空;中古音見母侯韻平聲鉤小韻古侯切一等開口;見母麌韻上聲矩小韻俱雨切三等合口;見母厚韻上聲苟小韻古厚切一等開口;上古音黄侃系统:見母侯部 ;見母侯部 ;見母侯部 ;王力系统:見母侯部 ;見母侯部 ;見母侯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枸 字源字形字源演變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異體字 |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