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脔 | ||||||||||||||||||||||||||||||||||||||||||||||||||||||||||||
释义 |
標 脔 基本解釋基本字義 ● 臠 (臠) luán ㄌㄨㄢˊ ◎ 切成小塊的肉:“嘗一~肉知一鑊之味。”~割(分割)。禁~(喻獨自佔有而不容別人分享的東西,如“視爲~~”)。 英語 small lump of meat; sliced meat 德語 mager ,geschnittene Fleischstücke 法語 mince,viande coupée 脔 詳細解釋詳細字義 ◎ 臠 臠 luán 〈名〉 (1) (形聲。從肉。羉( luán )聲。本義:小塊肉) (2) 同本義 [a small slice of meat] 一曰切肉,臠也。——《說文》 嘬謂一舉盡臠。——《禮記·曲記》注 嘗一臠肉,而知一鑊之味。——《淮南子·說林訓》 (3) 又如:臠臠(切成小塊的肉);臠膾(切成塊的魚肉) (4) 量詞。用於塊狀的魚肉 [slice]。如:臠肉(猶言一塊肉。謂其量少) 詞性變化 ◎ 臠 臠 luán 〈動〉 (1) 切肉成塊 [slice meat up] 臠,臞也。——《說文》 棘人臠臠兮。——《詩·檜風·素冠》 取新鯉魚,去鱗訖則臠。——《齊民要術·作鮓》 未受犧牛大羹之和,久在煎熬臠割之間。——《後漢書·邊讓傳》 (2) 又如:臠制(分割而制伏之);臠割(分割;切碎);臠股(謂割股療疾以示虔敬);臠身(分割身體) 脔 國語辭典
【備考·未集】【肉】脔·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脔 《康熙字典》【備考·未集】【肉】脔·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龍龕】音迹。 (臠)【唐韻】力沇切【集韻】【韻會】力轉切【正韻】盧轉切, 又魚腹亦爲臠。【儀禮·有司徹皆加膴祭于上註】膴,刳魚時割其腹,以爲大臠也。 又【廣韻】【韻會】 【】【】 臠 《说文解字》(說文解字未收錄“脔”字頭,請參考“臠”字:)【】【】 『說文解字注』 臞也。毛詩傳曰。欒欒、 脔 音韻方言国际音标luan˧˥ 粤语lyun5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脔 字源字形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臠」。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異體字 |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