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龜 | ||||||||||||||||||||||||||||||||||||||||||||||||||||||||||||
释义 |
通 龜 基本解释基本字义 ● 龜 guī ㄍㄨㄟˉ
其它字义 ● 龜 jūn ㄐㄩㄣˉ ◎ 皮膚因寒冷或過分乾燥而出現裂痕。通“皸”。如:“龜裂”。《莊子•逍遙遊》:“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為事。” 其它字义 ● 龜 qiū ㄑㄧㄡˉ ◎ [龜茲]國名。漢代西域國之一。在今中国新疆庫車、沙雅二縣之間。 英语 turtle or tortoise; cuckold 德语 Schildkröten ,Radikal Nr. 213 = Schildkröte ,Dürre,Name eines alten chinesischen Reiches" 法语 tortue,213e radical 龜 國語辭典名
动
【亥集下】【龜】龜·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0 龜 《康熙字典》【亥集下】【龜】龜·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0 〔古文〕 又【爾雅·釋魚】龜三足,賁。【疏】龜之三足者名賁也。 又【廣雅】龜貝,貨也。【前漢·食貨志】天用莫如龍,地用莫如馬,人用莫如龜。 又星名。【石氏星經】天龜六星,在尾南漢中。 又地名。【春秋·桓十二年】公會宋公于龜。【杜註】宋地。 又山各。【詩·魯頌】奄有龜蒙。【毛傳】龜,山也。左傳,龜隂之田在山北。山今在山東兗州府泗水縣。 又背梁。【左傳·宣十二年】射麋麗龜。【杜註】麗,著也。龜背之隆高當心者。 又官名。【周禮·春官·龜人】掌六龜之屬。 又龜目,酒尊也。【禮·明堂位】周以黃目,蓋以龜目飾尊,今龜目黃。 又【廣韻】居求切,音鳩。龜兹,西域國名。【前漢·西域傳】龜兹,音鳩慈。 又【集韻】【韻會】袪尤切【正韻】驅尤切, 又【張衡·西京賦】摭紫貝,搏耆龜。搤水豹,馽潛牛。○按此則龜亦叶尤韻,不獨龜兹有丘、鳩二音也。 又【集韻】【韻會】 又叶於居切【易·損卦】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王褒·僮約】結網捕魚,繳鴈彈鳧。登山射鹿,入水擉龜。 【正字通】龜本字。 【卷十三】【龜】 龜 《说文解字》【卷十三】【龜】 『說文解字』 舊也。外骨内肉者也。从它,龜頭與它頭同。天地之性,廣肩無雄;龜鼈之類,以它爲雄。象足甲尾之形。凡龜之屬皆从龜。 『說文解字注』
龜 音韵方言国际音标kuei˥; tɕyn˥; tɕʰiou˥ 唐代读音giou gyui日语读音KAME韩语罗马KWU KYUN KWI现代韩语구 귀 균 客家话[海陆腔] gui1 [陆丰腔] gui1 [宝安腔] gui1 [客英字典] kwui1 [台湾四县腔] gui1 [东莞腔] gui1 [梅县腔] gwi1粤语gau1 gwai1 gwan1 近代音見母齊微韻平聲陰歸小空;中古音見母脂韻平聲龜小韻居追切三等合口;見母脂韻平聲龜小韻居追切三等合口;見母尤韻平聲鳩小韻居求切三等開口;上古音黄侃系统:見母咍部 ;王力系统:見母之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徽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龜 字源字形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异体字 |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