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臿 | ||||||||||||||||||||||||||||||||||||||||||||||||||||||||||
释义 |
臿 基本解釋基本字義 ● 臿 chāㄔㄚˉ ◎ 同“鍤”。 英語 to separate the grain from the husk 法語 séparer le grain de la cosse 臿 詳細解釋詳細字義 ◎ 臿chā 〈動〉 (1) (會意。從臼,從幹,幹所以臼之。與舂同意。本義:舂去麥皮。引申爲舂搗) (2) 同本義 [pound;pestle] 臿,舂出麥皮也。——《說文》 紅蓮米新臿。——清· 吳景旭《歷代詩話·唐詩·紅蓮》 (3) 夾雜;穿插。後作“插”[be mixed up with;insert] 赤瑕駁犖,雜臿其間。——司馬相如《上林賦》 詞性變化 ◎ 臿chā 〈名〉 (1) 鐵鍬 [spade] 禹之王天下也,身執耒臿以爲民先。——《韓非子·五蠹》 (2) 又如:臿築(鍬與搗土的杵) 臿 國語辭典名
動
【未集下】【臼】臿·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3 臿 《康熙字典》【未集下】【臼】臿·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3 【唐韻】楚洽切【集韻】【韻會】【正韻】測洽切, 又與插同。【史記·司馬相如傳】赤瑕駁犖,雜臿其閒。 又與鍤同。【史記·始皇本紀】禹身自持築臿。【註】臿,築牆杵也。【前漢·溝洫志】舉臿爲雲,決渠爲雨。【註】臿,鍫也,所以開渠者也。【淮南子·精神訓】今夫繇者,揭钁臿,負龍土。【註】臿,鏵也。靑州謂之鏵,有刃也。三輔謂之 又【韻會】或作接。【周禮·地官·廩人】大祭祀,共其接盛。【註】接讀爲扱。扱以授舂人舂之也。【正字通】扱以授舂人舂之,非與臿同也。韻會誤。 【卷七】【臼】 臿 《说文解字》【卷七】【臼】 『說文解字』 舂去麥皮也。从臼,干所以臿之。楚洽切 『說文解字注』
臿 音韻方言国际音标tʂʰɑ˥ 日语读音USUJIKU 客家话[海陆腔] cap7 [客英字典] cap7 [台湾四县腔] cap7 [梅县腔] cap7 [宝安腔] cap7 [客语拼音字汇] cab5粤语caap3潮州话cah4 近代音中古音穿初母洽韻入聲插小韻楚洽切二等開口;上古音黄侃系统:清母怗部 ;王力系统:初母葉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臿 字源字形字源演變
金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異體字 |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