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词语:

 

词条
释义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ㄅㄚˊ

部首

部外5

總筆畫11

𦳺𦭞𢇷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307

上下结构

1221354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dcu|adcy

tike

egxs

44407

拼音

注音ㄅㄚˊ

部首部外 5總筆劃 8

統一碼 8307筆順 12213544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名〉

(1) (形聲。本義:草木根)

(2) 同本義 [root]

茇,草根也。——《說文》

茇,杜根也。東齊或曰茇。——《方言三》

大薊茇如車蓋。——沈括《夢溪筆談·雜誌二》

(3) 草舍 [thached hut]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詩·召南·甘棠》

召伯所茇。——《左傳·定公九年》

中夏教茇舍。——《周禮·夏宮·大司馬》

詞性變化


〈動〉

(1) 拔除 [remove]

區中草生,茇之。——賈思勰《齊民要術》

(2) 又如:茇舍(軍隊芟除草莽,即於野地宿息)

(3) 用同“跋”。登山 [climb]。如:茇涉(爬山涉水。形容旅途艱苦)

國語辭典

ㄅㄚˊ
  1. 草根。《說文解字·艸部》:「,草根也。」《淮南子·墬形》:「凡根草者,生於庶草。」

  1. 在草叢中休息住宿。《詩經·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

ㄅㄟˋbèi
  1. 開白花的陵苕,即凌霄花。《爾雅·釋草》:「苕、陵苕:黃華,蔈;白華,。」參見「凌霄花 」條。

  1. 參見「[[]]」條。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茇」 說文‧艸部「茇」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𦳺
𦭞
𢇷
随便看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Sdic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6 23:3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