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葦 | ||||||||||||||||||||||||||||||||||||||||||||||||||||||||||||
释义 |
通 葦 基本解釋基本字義 ● 葦 wěiㄨㄟˇ ◎ 見“葦”。 英語 reed 德語 Schilf, Ried, Reet, Rohr, Schilfrohr(S, Bio),drängen, hetzen(V) 法語 roseau 葦 國語辭典名
【申集上】【艸】葦·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葦 《康熙字典》【申集上】【艸】葦·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玉篇】禹鬼切【集韻】羽鬼切, 又山名。【水經注】江水浦東有葦山。 又【類篇】于非切,音闈。【爾雅·釋草】葦 又【篇海】于貴切,音胃。【莊子·列禦 【卷一】【艸】 葦 《说文解字》【卷一】【艸】 『說文解字』 大葭也。从艸韋聲。于鬼切 『說文解字注』
葦 音韻方言国际音标wei˨˩˦ 唐代读音hiuə̌i日语读音ASHI韩语罗马WI现代韩语위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wi3 [梅县腔] wi3 wui3 [海陆腔] wui3 [客英字典] vui3 [东莞腔] wui3 [宝安腔] wui3 [客语拼音字汇] vui1粤语wai5 近代音影母齊微韻上聲委小空;中古音喻云母尾韻上聲韙小韻于鬼切三等合口;上古音黄侃系统:匣母灰部 ;王力系统:匣母微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葦 字源字形字源演變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異體字 |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