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汉字、词语:

 

词条
释义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sǒu

ㄙㄡˇ

部首

部外13

總筆畫19

繁體

𡾄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区 U+85AE

上下结构

1224312345313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ovt

tfvk

euzm

44448

拼音sǒu

注音ㄙㄡˇ

部首部外 13總筆劃 16

統一碼 85AE筆順 1224312345313134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sǒu

〈名〉

(1) (形聲。從艸,數聲。沼澤地帶多長草,故從艸。本義:湖澤的通稱。也指水少而草木茂盛的湖澤)

(2) 同本義 [a shallow lake overgrown with wild plants]

藪,大澤也。——《說文》

十藪。——《爾雅·釋地》注:“藪,澤之別名也。”

藪,物之歸也。——《國語·周語下》

度山林,鳩藪澤。——《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3) 人或物聚集的地方 [place where fish or beast gather;den;haunt]

爲天下逋逃主,萃淵藪。——《書·武成》

山藪藏疾。——《左傳·宣公十五年》。注:“藪是草木積聚之處,近山近澤皆得稱藪。”

密邇奸藪。——郭璞《奏請平刑書》

叔在藪,火烈具舉。——《詩·鄭風·大叔于田》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藪」。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藪」 說文‧艸部「藪」「薮」「薮」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𡾄
随便看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Sdic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2/7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