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虫 | ||||||||||||||||||||||||||||||||||||||||||||||||||||||||||||
释义 |
常通標 虫 基本解釋基本字義 ● 蟲 (蟲) chóng ㄔㄨㄥˊ
英語 insects, worms; KangXi radical 142 德語 Insekt, Wurm(S, Bio),Wurm(S, Bio),Chong(Eig, Fam),Radikal Nr. 142 = Wurm, Insekt(S) 法語 insecte,ver 虫 詳細解釋詳細字義 ◎ 蟲 蟲 chóng 〈名〉 (1) (會意。漢字部首之一,從“蟲”的字多與昆蟲、蛇等有關。按:“蟲”甲骨文字形象蛇形,本讀 huǐ,即虺,是一種毒蛇。後爲“蟲”的簡體。本義:昆蟲的通稱) (2) 同本義 [insect] 蟲,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說文》 風爲蟲。——《孔子家語·執轡》 煩氣爲蟲。——《淮南子·精神》 禽獸蟲蛾。——《列子·黃帝》 蟲飛薨薨。——《詩·齊風·桑柔》 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人民不勝蟲蛇。——《韓非子·五蠹》 (3) 又如:蟲豸(昆蟲;蟲子);蟲蛭(小蟲子);蟲天(百蟲能各自適應所處的環境);蟲吊(蟲聲。其聲悽切,有如弔問);蟲出(人死後數日則屍體生蟲。喻死後不得入土安葬) 肉腐出蟲。——《荀子》 (4) 古代泛指所有的動物 [animal] 蛟蟲死。——《呂氏春秋·覽冥》 (5) 又如:長蟲(大蟲。方言。指老虎);蟲蝦(指魚蝦);蟲蝨(泛指蛀蟲);蟲網(謂蜘蛛佈網) (6) 蟲災 [plague of insects]。如:蟲霜水旱(指農田的四大害);蟲妖(蟲類造成的災害。多指蝗災) 常用詞組 蟲吃牙蟲害蟲膠蟲情蟲蝕蟲牙蟲災蟲子 基本詞義 ◎ 蟲huǐ 〈名〉 (1)“虺”的本字。毒蛇名 [a venomous snake] 猨翼之山多蝮蟲。——《山海經·南山經》 (2) 又如:蝮蟲(蝮蛇) (3) 另見 chóng 虫 國語辭典名
【申集中】【虫】虫·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0 虫 《康熙字典》【申集中】【虫】虫·康熙筆画:6 ·部外筆画:0 【唐韻】許偉切【集韻】詡鬼切, (蟲)【唐韻】直弓切【集韻】【韻會】【正韻】持中切, 又【詩·大雅】蘊隆蟲蟲。【傳】蟲蟲而熱也。 又桃蟲,鳥名。【詩·周頌】肇允彼桃蟲。【傳】桃蟲,鷦也,鳥之始小終大者。 又【書·益稷】華蟲作繪。【孔註】雉也。 又地名。【左傳·昭十九年】宋公伐邾,圍蟲三月。【註】蟲,邾邑。 又書名。【魏志·裴松之註】邯鄲淳善蒼雅蟲篆。 又姓。【前漢·功臣表】曲成侯蟲達。 又直衆切,音仲。與蚛同,蟲食物也。 又【集韻】徒冬切,音彤。【爾雅·釋訓】爞爞,薰也。爞或作蟲。【羣經音辨】蘊隆蟲蟲,蟲字又音徒冬切。 【韻會】俗作虫,非。 (蟲) 【卷十三】【虫】 虫 《说文解字》【卷十三】【虫】 『說文解字』 一名蝮,博三寸,首大如擘指。象其臥形。物之微細,或行,或毛,或蠃,或介,或鱗,以虫爲象。凡虫之屬皆从虫。許偉切 (蟲 chóng)有足謂之蟲,無足謂之豸。从三虫。凡蟲之屬皆从蟲。直弓切 『說文解字注』
虫 音韻方言国际音标tʂʰuŋ˧˥ 日语读音MUSHI韩语罗马HWEY CHWUNG现代韩语훼越南语trùng 客家话[海陆腔] chung2 fui3 [宝安腔] cung2 | fui3 [台湾四县腔] cung2 fi3 [客语拼音字汇] cung2 [东莞腔] cung2 [客英字典] chung2 [梅县腔] chung2 [陆丰腔] chung3粤语cung4 wai2 近代音中古音曉母尾韻上聲虺小韻許偉切三等合口;上古音黄侃系统:曉母灰部 ;王力系统:曉母微部 ; 上古音 中古音 虫 字源字形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異體字 |
||||||||||||||||||||||||||||||||||||||||||||||||||||||||||||
随便看 |
超级辞典收录超过八万个汉字,二十万个词语,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的释义及用法,是汉语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