螣蛇
螣蛇又稱騰蛇,中國民間傳說中的一種能飛的蛇,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有許多這方面的記載,稱爲“神獸”,有諸多代表意義。古代漢族神話中由女媧娘娘以自己形象製造的寵物,是一種會騰雲駕霧的蛇,是一種仙獸。 螣蛇一詞的典故出於《荀子·勸學》“螣蛇無足而飛,鼯鼠五技而窮”,指螣蛇雖然無足,卻比多技的鼯鼠更能騰雲駕霧,遊走空中,藉此比喻凡人做事理當專心一致,最終必能取得成功。《爾雅·釋魚》中亦有提及“螣”即“螣蛇”,東晉郭璞爲其作注,指螣蛇爲“龍類也,能興雲霧而遊其中”。螣蛇多與神龜並稱,因此被視爲玄武的分身。在《後漢書·張衡傳》中載張衡所作《思玄賦》,當中有“玄武縮於殼中兮,螣蛇蜿而自糾”之句。曹操著名詩作《龜雖壽》中亦有“神龜雖壽,猶有竟時。螣蛇乘霧,終爲土灰”之句。在宋代宮殿儀仗制式中,有所謂的“真武隊”,當中陣容就包括“金吾折衝都尉一員,仙童、真武、螣蛇、神龜旗各一”。然而,另有說法指螣蛇是五方神獸的獨立一員,位居中央,色尚黃。